《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逼狹、阻抑、回環曲折、亦復如是”等詞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運用。
2.把握作者生平資料及寫作背景。
3.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愛國精神。
能力目標
1.結合語境,體會某些詞語的含義。
2.注意本文修辭手法的運用,體會文章通過一系列比喻進行生動形象的說理的寫手法。
情感目標
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崇高自使命感。
教學重點
欣賞文章浩蕩雄奇的語言,感受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氣概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
1.理解文中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2.學習本文借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資料匯總,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確定鑒賞基調;學生自主品讀對文章進行美點尋蹤,師生互動,共同鑒賞文章的語言美、哲理美;體驗反思,理解文章的時代意義,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美讀課文,借聲音傳達文中作者的感情。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本文語言雄渾豪放,壯美奇絕。教師宜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多方品味,借聲傳情,充分融人文章的氛圍中,深切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剛強不屈的人格魅力。
2.文獻法。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感性認識,全面深刻地理解文中一些艱深語句的豐富含義。
3.美點尋蹤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李大釗先生畫像、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健”即剛健有為之意;“自強不息”即主動地努力向上,決不懈怠,它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激勵著無數正直的人士積極向上,努力前進,成為后世奮發有為的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重要原則。它不但造就了為后世稱贊的無數德行卓著的正人君子,而且造就了眾多的學者、思想家、科學家,產生了相當數量的熠熠生輝的著作,《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就是其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今天,我們一起賞讀這篇文章。
設計(二):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這些詩句中,詩人的愛國情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心懷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眾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們用語言詮釋自己,用行動證明自己,這其中就有李大釗,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篇美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設計(三):
多媒體播放屈原、蘇武、司馬遷、杜甫、岳飛、陸游、文天祥、左光斗、魯迅、李大釗……系列人物畫像。
(教師畫外音)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有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他們匯成一支雄壯高昂的生命交響曲,在空曠遼遠的歷史殿堂中回響。他們雖然離我們遠去,但將永遠活在有靈性、有良知、有追求的人們心中。
(多媒體定格畫面——李大釗畫像)李大釗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動軍閥殺害。人已去,但他那超越時空的激情澎湃的心聲,至今仍在我們耳邊回響。(教師板書文題)
設計(四):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光未然先生的《黃河頌》,(學生背誦)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用散文形式寫的“黃河頌”,感受李大釗先生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
二、明確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