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學設計
學生以四人一組討論交流,然后各組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多媒體顯示: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給予人只有一次。應當這樣度過人生: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的時候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奧斯特洛夫斯基
“人生的目的,在于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而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遠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命,常在壯烈的犧牲中。”
——李大釗
“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朱镕基
學生交流,明確:李大釗先生對人生樂趣的表述,可以概括為“戰斗的歡樂”“奮斗的歡樂”“奉獻的歡樂”“超越的歡樂”等。
關于最有意義的人生,答案是多樣的,如拼搏的人生、奉獻的人生、快樂的人生、敢于冒險的人生等等。
六、體驗反思,理解作品的時代意義,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師提問: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系當今的國際形勢,你認為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怎么做,才算得上“雄健的國民”?
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發揚雄健的精神,是時代的需要。這雄健的精神應該像長江、黃河的浩浩蕩蕩,應該有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阻遏不住,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是的,李大釗這一預言早已變成了現實。然而,在今天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長征途中,也同樣會遇到艱險,仍然需要我們拿出雄健的精神,做“雄健的國民”。我國駐南使館被炸的硝煙仍彌漫未消,美偵察機侵犯我領空,王偉的英魂仍未歸故里,“人權”仍無端遭受非難、指責……讓我們響應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的號召奮勇前行。
海軍36l潛艇在執行訓練任務中失事,艇上70名官兵全部遇難,他們用生命捍衛了“不負重托為國捐軀灑熱血,牢記使命前仆后繼衛海疆”的錚錚誓言;大興安嶺武警森林防火隊隊員視責任如泰山,視綠色為生命;被譽為“戰地記者”的水均益為全面報道伊拉克戰爭,他別妻離母,幾次進出巴格達;乒乓球世界冠軍李菊雖已功名成就,仍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于離役之后又重新拼搏在賽場上;在抵御非典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鐘南山冒著生命危險親臨sars—一線,姜素椿不顧病痛做試驗;還有那些勇敢登臨珠峰的英雄們,“不拿國籍換大獎”的中國女孩王淵……他們都是“雄健的國民”。
七、課堂小結
學生齊讀課文,再次體會文中作者激越磅礴的情感,感受李大釗先生博大磊落的革命胸襟,鞭時代罡風的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生命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把獻身祖國、民族的事業視為人生至上的幸福。這些以李大釗先生為代表的為理想而奮斗的仁人志士,用生命鑄成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中。先賢崇高的人格,為國犧牲的偉大精神將永遠是我們后人傳承的精神火把,在火紅的光焰中,我們應對自己大聲說:讓共和國的明天因為有我而更加強盛美麗!
八、布置作業
1.課外收集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的名篇佳句,請寫出你最欣賞的名句(至少3句),并以其中一句為例,說明喜歡的理由。
2.請你從課外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兩句與“長江”有關的語句。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