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法律》學案
5、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征是什么?
答:①
②
③
6、試作比較,并將右下方備選內容序號填入恰當的空格內。
①國家制定或認可②在校學生③輿論、習慣、信念④自然形成⑤教育行政力量⑥全國適用⑦教育行政部門⑧普遍適用⑨國家強制力
比較項目
行為規范 如何產生 適用范圍或對象 靠什么發揮作用(實現手段)
社會道德 ④ ⑧ ③
學生守則 ⑦ ② ⑤
國家法律 ① ⑥ ⑨
二、探究提高
1、閱讀“小明的一天”回答問題。
小明上數學課的時候又睡著了,數學老師示意同桌叫醒他,睡意蠓嚨的小明忘記了自己正上數學課呢,頭也沒抬起來,咕噥了一句:“干嘛呢!”,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他才驚過 神來。
放午學后,挨了批的小明悶悶不樂地準備乘公交車回家,只見車還沒停穩他就想往上擠。車開了,一個顫巍巍的老奶奶正倚站在小明的座位邊。“這位小朋友,你能不能讓一讓,讓這位老奶奶坐一坐?”售票員和氣地說。“這么多人,為什么就叫我讓?”只聽小明沒好氣地應著,并把臉別過一邊。
下了車,小明沒急于回家,而是鉆進了邊上的一家網吧,玩啊玩就忘記了回家。“怎么辦呢,下午的課又快開始了,多煩哪,不上了吧?”小明心里想著,手仍不停地玩著游戲。“嗨,玩這么久了,出去透透氣。”一直在小明邊上玩的一位男子試探似的問著。看小明猶豫著,他就連推帶拉地帶走了小明。
最后急得團團轉的家長和老師在公安局治安科見到了小明。原來帶他出網吧的那男子是一個小偷。當走到一幢居民樓下時,他騙小明說他家就住在樓上,要回家拿點錢,叫小明在樓下等他,并交代小明說:“萬一有人來叫一聲,免得他父母回來看到了不好。”小明沒多想,自己也曾偷偷地到自己家里取過錢,這沒什么。就這樣,小明糊里糊涂地做小偷“放風者”,作為“同伙”一同被發現者扭送進了公安局。
這就是小明“不平凡”的一天。
思考:請你找找小明的這一天違反了哪些規則,這些規則有什么不同,你能否試著將其歸歸類?
2、觀察課本89頁漫畫。你能說出兩幅漫畫涉及的相關法律嗎? 如果沒有這相關的法律規定,情況將會怎樣?
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如果沒有法律,我們公民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保障,侵犯其他公民合法權益的人就得不到應有的懲處,我們的社會就會失去最基本的秩序,混亂不堪,人人自危。
三、鞏固提升(教師寄語:我學習,我充實;我達標,我快樂。)
1、我來選擇(溫馨提示,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課本p.86頁的圖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①要做好一件事,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②社會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會活動是人的活動③沒有法律的強制,人們可以照樣遵循社會公共生活④沒有社會公共生活的準則,就沒有社會公共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