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主人教學案
3、你是否會參加班委競選?并談談理由。
4、如果王強參加了競選,并成功當選。那么,作為班委,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學生回答;
出示幻燈片:我們的班委會,請班干部談談自己的理解。
5、在管理班級事務的過程中,大家也許會得到同學們的誤解、甚至是一些風言風語,你們遇到過嗎?當時你的心理感受如何?怎樣面對?
(如:愛出風頭;老師的內線;愛打小報告,惹人討厭……)
教師小結:作為班干部,我們不僅是班級的主人,也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都要盡職盡責的承擔起管理班級的責任,做出自己的貢獻,不辜負同學、老師的信任和期待。
用身邊的故事引導學生充分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最為班干部,更應該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承擔集體責任。
對前面的故事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明確班委會成員為班級承擔的責任。
集思廣益
境界提升 第三層次:共同的責任
過渡:其實,作為班級和學校的小主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班級、我們的學校成為一個先進、優秀的集體,這就需要每一個成員都要增強集體榮譽感,承擔能夠為班級、學校爭光的責任,這也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共同的責任。這個責任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承擔呢?
辨析:校運動會上,小麗參加了800米長跑,卻只得了最后一名,沒能為班級爭光,對此事,小麗該不該負責?
(不該,的確小麗沒有任何責任,因為在這件事上她并非不愿為班級爭光,而是不具備為班級爭光的實力。)
師:什么是責任呢?責任是指那些我們應該、而且能夠承擔的事情。 本層次內容是對前兩個層次的升華,對學生的思想境界進一步提升,從而激發學生為班級、學校承擔責任的熱情,并自覺地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收獲園地 讓學生談談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獲,教師適當點播。讓學生能夠體會到:
(多媒體展示結論): 1、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承擔責任,往往是由于責任不清引起的。所以,我們在集體中應該明確責任。2、不同的人在集體中處于不同的角色,在集體中發揮的作用不同。無論是普通一員,還是班委,各有各的責任,但也只是承擔不同方面的責任而已,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主人,都承擔著能夠為班級、學校爭光的責任,這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3、在集體中承擔責任的方式是多樣的,而且付出的代價與回報不同,感受不同。
最后把梁啟超先生的一段文章作為教師寄語送給學生:《最苦與最樂》(配樂朗誦) 本環節力圖讓學生對本課知識有個整體認識,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課堂總結 如果把集體比作一只火爐,那么,我們每個成員對集體的貢獻就是一塊塊木炭,只有大家不斷地為火爐添加木炭,才能使集體之火越燃越旺,個人也能從集體中得到溫暖。盡管我們現在的年齡、能力都還有限,能夠為集體承擔的責任有多有少、有大有小,但只要我們有了責任意識,并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就可以說:我們無愧于集體,我是集體的主人。
課后作業 通過本課的學習和實踐體驗,同學們對責任有了初步的認識,讓我們把實踐的結果記錄下來吧。這或許是你的第一份承擔責任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