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教案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教案
一、課標透析
依據課程標準中的以下規定設計:
1、“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2、認識成長的社會環境,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
3、“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二、學情分析
1、課本上的例子淺顯易懂,同學閱讀沒有問題,需要補充其他事例。
2、新教材更多事例、更多顏色外,在正文的組織和模式上與舊教材還是極為相似的,我們很多時候仍然不自覺地順舊思路組織教學。
3、現代學生(尤其是城鎮學生)能理解教授的觀點,但事實上未必接受,實行的是說和做的二元向度。
4、教師能否落實新課標的關鍵在于課文需要灌輸的東西盡可能的內化成學生的自覺意志。
5、思想品德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我該怎么做
三、內容介紹
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第一框“人生難免有挫折”
――主要內容:什么是挫折,為什么會有挫折,以及由此產生的三種不同結果。
--幫助同學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幫助同學理解應該以什么態度面對挫折。
第二框“挫折面前也從容”
――主要介紹一些怎樣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
――怎么應對挫折
第六課:為堅強喝彩
第一框“讓我們選擇堅強”
――主要介紹堅強意志的表現、堅強意志的作用
--提供參照和榜樣、誘導自覺的意志品質鍛煉
第二框“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主要是告訴學生一些怎樣磨煉堅強意志的方法。
四、設計思路
第五課設計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2、理解挫折的二元作用
3、提高善待自己抗挫折能力
教學方法:
討論歸納體悟
教學準備:
1、學生演講內容為課文相關主題
2、教師查找相關圖片、事例
教學環節:
一、課前演講(事先布置,同課文主題)――同學評論――教師點評
二、從演講和評論引入課題,進入教學
(一)出示材料,閱讀討論
1、材料一,討論: ①、對上述案例有何看法? ②、如果是“我”,會如何處理?
--意在引起注意,認識到挫折無處不在,很多看來很嚴重的事,可能換個時間、方式,或在他人看來就會是件小事,甚至是可笑的事,所以事到臨頭,不必驚慌
2、材料二,討論:①、經理基于的理由可能是什么? ②、如果是“我”,會自殺嗎?為什么?
--意在幫助學生理解:對待挫折要有良好的心態,如果處理不好,對自己和他人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3、材料三,討論:①、如果是“我”,會是怎樣的人生軌跡?
②、主人公坎坷的人生與最終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問題? ③、結合1、2的案例,“我”有什么想法?
--認識到“客觀事實-主觀思維-行為后果”三者中,“客觀事實”無法改變,要想“行為后果”盡可能好的話,只有正視和改變“主觀思維”
(二)關注自身,加深體驗
1、交流:自己的一次挫折體驗,以及解決方法。(教師板書記錄)
2、討論:“我”可有類似體驗,如何解決的
3、互助:羅列“很受傷” 或容易“受傷”的事,小組討論如何解決
4、歸納:“我”的啟發、面對挫折的常規做法例如心態、方法等等
--意在感受他人受挫和面對挫折的心理,反思自己對挫折的理解和解決方式,給自己提供參照、提高對挫折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