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教案
第十八課《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教案課題18課 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課型復習教學時間
15周總課時數
26學習目標1.增強責任意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做一個負責人的人。2.培養判斷和控制能力,能夠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努力避免帶來消極后果的不良行為。
3.理解行為不同后果不同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教學重點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學難點行為不同結果不同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梳理知識1、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結果 ( p90)2、不同行為有不同結果的原因 ( p91)3、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①② ③④ 4、一個人不能很好地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原因是 5、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扮演著多種不同的 承擔著多種不同的二、集體探討,展示交流。 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① 我們要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要加強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在做一件事之前預先對其可能產生的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盡量避免因做錯事而給自己、他人和社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害。 ② 只有增強責任意識,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認真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才能成為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③ 如果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可能會對他人、對社會帶來損害,并對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就要控制自己,堅決不去做。 ④ 如果是自己的錯誤行為給他人或社會造成了損失,就要敢于承擔責任,并及時改正。即使是與同伴一起做了錯事,也不要推卸、逃避責任。 三、拓展鞏固1. 典型試題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宇航員馬洛夫獨自一人駕駛聯盟1號宇宙飛船完成任務準備返航時,發現降落傘失靈,無法打開。結果飛船爆炸,宇航員犧牲。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地面檢查人員責任心不強,忽略了一個小數點。責任重于泰山。作為中學生應該怎樣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16分)2. 當堂達標做檢測題(八)1. 師布置任務,板書課題2. 生自讀課本,梳理知識3. 小組交流4. 每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其余同學背誦5. 師巡視,指導6. 師生共同點評、完善,強調書寫1.師生共同強調重點、考點3. 學生上黑板默寫上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