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我們都愛玩
2、制定維權方案,理解父母和老師,建議良好的、融洽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3、交流維權方案。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知道了玩是未成年人的權利,并能認識到玩的意義和重要性。初步懂得一些維權方法和技巧。第二框 玩中也能學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討論、舉例等,讓學生發現玩也能夠發展人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玩和興 趣、志向、成功也有著重要的關聯。 教學重、難點:
真正在玩耍和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揚長避短。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內容 1、玩的權利是什么條文規定的,如何規定? 2、生活中有哪些行為侵犯了我們玩的權利? 3、如何維護我們玩的權利? 二、學習新課 (一)玩的種類 1、玩的好處(學生閱讀第6頁上面的小字部分后回答)。 • 1、可以發展我們的想象力;• 2、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 3、可以增加我們的興趣;• 4、可以(在與其他一些伙伴一起玩的時候)培養我們做人的高尚品質;• 此外,合作、誠實、勇敢等優良品質都可以在玩耍中學會或養成。 2、玩的種類和益處。 不同類型的玩可以發展人在不同方面的素質。 • 涂鴉的過程,發展我們的 。• 爬樹、游泳、打球等活動,增強了我們的 。• 剪紙、疊紙飛機等能發揮我們的 。• 與伙伴們一起玩,使我們懂得了 。• ,使我們 3、挖掘學生中有益的玩法及其帶來的幫助和益處。 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學習的實際發現那些能夠發展能力、提高素質的玩法。 (二)列舉玩的成功案例 玩出來的天才1997年,年僅12歲的張宵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大學生。 有人肯定認為張宵是刻苦用功的結果,然而,張宵有一個極為快樂的兒童時代。他小時候就愛玩,特別熱衷于機械方面的玩具。例如,遙控汽車等。他將家里的電器拆開,再把它組裝起來。樂此不疲。6歲時,他向父母表明他要當科學家。請學生介紹他們所了解的“玩出名堂”的典型案例(可以以教材上的案例為引子,讓學生主動尋找自己身邊的成功案例),并且思考案例中的人為什么能在玩中獲得成功。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