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什么是挫折,為什么會有挫折,以及由此產生的三種不同結果。使學生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生的一部分。
2、能力目標:掌握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提高自己應對學習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自覺向古今中外勇于和善于戰勝挫折的典型人物學習,以積極態度,正確面對挫折,把挫折當作人生的財富,磨礪堅強的意志,養成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重點
挫折的含義;造成挫折的原因;對挫折的不同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分析產生挫折的多方面因素,感悟挫折,理解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
四、教學方法
媒體展示、小組合作探究、情境體驗(包括學生自編自演小節目)
五、學生分析
初一年的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到初中,現在還處于從小學到初中的轉型期,他們大多數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從沒受過什么大的委屈或挫折。但,在人生的征程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特別是在初中時期,學習壓力增大,學生一時適應不過來,有些學生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產生了不良后果。所以,在本課的教學當中,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授課,讓學生自己舉例,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人生難免有挫折
新課導入:
通過前邊兩個單元的學習,我們都渴望能夠真正成為一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可是當我們真正面臨實際生活學習的時候,我們卻又發現痛苦與失敗、挫折與困難也會接踵而來。
在我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有順利,也有挫折。面對生活學習中的痛苦、失敗與挫折,只有選擇堅強的人,才能成為真正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與失敗、挫折與痛苦呢?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呢?這就是我們第三單元“做意志堅強的人”將要學習和討論的內容。
(一)挫折與人生相伴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59頁《國榷》的故事,思考:在寫作的過程中,談遷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他是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可以完全避免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談遷矢志不移地編寫《國榷》的故事,向我們說明: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失敗、挫折與痛苦,我們要培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和堅強的意志,掌握有效的戰勝各種挫折的方法,迎難而上,開拓進取。
閱讀教材第60頁“鄧亞萍的成長歷程”并思考:
鄧亞萍的成長歷程很順利嗎?她曾經遇到過哪些挫折?……
3、什么是挫折?什么是挫折感?
挫折是指我們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了障礙、干擾,遭遇失利與失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碰釘子”!芭鲠斪印敝,自己的目的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時就會產生的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就是我們所說的“挫折感”。
教師提問,學生活動: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你遭受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4、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