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教案
我們人的活動總要受到各個方面的因素的制約,因此,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天災人禍和人為因素。前者指自然災害和社會因素,后者指學校、家庭和個人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是指由于惡劣的氣候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或失敗。包括(學生舉例,教師補充)干旱、洪水、地震、海嘯、臺風、冰雹等,也包括人世間生老病死。(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災害是我們人為造成的。如:缺乏環保意識、破壞生態平衡等。因此,我們要注意增強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減少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挫折,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第二、人為因素,①社會因素,包括宗教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方面。還包括恐怖事件、戰爭、社會動亂等(展示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的圖片加以說明)。②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 ③個人因素。(②③由學生逐一舉例說明)
什么說挫折是人生的一個部分?
從古自今,沒有哪一個人能不經歷挫折與失敗。相反,人們正是在不斷的認識和戰勝挫折與失敗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挫折是人生的一個部分。
學生討論:學習了解挫折后,對挫折有了一定的認識,就請大家談談自己遇到過哪些挫折?(家庭、生活、學習等方面)
教師歸納過渡:通過前邊的學習,我們知道,挫折是人生的一個部分,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那么,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挫折呢?人們對挫折的不同態度又會產生哪些不同的結果呢?
(二)“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結果”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63頁“兩個登山者的不同的態度及其不同的結果”并分析討論:面對風暴的襲擊,兩個登山者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其結果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并引出面對困難和挫折的三種不同態度,由此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第一種是膽怯、懦弱的人
第二種是意志不堅定的人或者容易滿足的人。
第三種是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
2、學生活動:“說一說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受挫經歷,回想一下當時的選擇”。(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印證對待挫折的不同態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教師歸納: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究竟對人生會造成消極影響還是積極影響,關鍵在于我們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它。
3、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不管是凡人還是名人,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對人有積極和消極的影響,不同的人面對挫折的態度是不同的,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
[課后作業]
一、選擇題:
1、由于身材不高,不能如愿當飛行員,造成這種挫折的因素是:( b )
a 家庭因素b生理因素c 心理因素d學校因素
2、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周游列國,歷盡坎坷、磨難;農民因遇到自然災害而顆粒無收;司機因大雪封山而不能出車賺錢;同學們在平時考試、升學考試等問題上遇到挫折。這一切說明:( b )
①挫折無處不在②名人、偉人有挫折,平凡人同樣有挫折。③人的一生只有逆境,沒有順境。④事事順利,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挫折的人是沒有的。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3、“自然界沒有不凋謝的花,人世間沒有無曲折的路。”這表明( b )
a 人生的道路如同順風行船
b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苦難和挫折
c 普通人會遇到挫折,而偉人則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