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課《抵制不良誘惑 預防違法犯罪》
借助案例和相關題目的分析,指導學生概括違法、一般違法、犯罪的定義。 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對活動總結:小明和賈良以青春的代價告訴我們,一般違法與犯罪二者在觸犯的法律,對社會的危害,應受到的懲罰等方面有嚴格的界限。而另一方面,它們又不同程度地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都終將受到法律制裁。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若不及時改正,發展下去,就有可能導致犯罪?梢,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環節(三) 生活在線 不良誘惑可能就潛伏在我們身邊,生活中我們隨時隨處都會面臨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考驗。 活動三 辯論會 欣賞漫畫《葡萄架下》展開辯論 辯題:拒絕還是嘗試 正方:勇敢于拒絕 反方:偶爾偷摘一次也沒什么 要求: 1、雙方陳詞: 正方、反方代表,簡要陳述己方的觀點和主張 2、自由辯論: 雙方唇槍舌劍,尋找對手漏洞并自圓其說。不能有侮辱性的語言。 3、強化觀點: 總結辯論成果,進一步闡明觀點,此時仍可以向對手施加殺手锏。 生辯論時師做適時引導,防止偏離主題。 本環節,通過學生唇槍色箭的辯論,懂得一般違法和犯罪二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成為犯罪,教育學生自覺地杜絕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只有防微杜漸,才能防患于未然。預防犯罪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 活動四 實話實說 身邊的葡萄不能摘。我們同學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呢?今天,我們不妨也做個批評和自我批評。我們的小記者正在做隨即采訪,我們來一起關注。 選出兩名同學做小記者進行采訪,四名同學做專家解答其他同學提出的疑問。采訪的內容如下: ⑴你或周圍的人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嗎? ⑵這些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會帶來哪些危害? ⑶有什么好辦法加以預防? 多媒體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關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規定。教師進行采訪總結,對于其中的典型行為,要重點給予指正。告戒學生千里之提,潰于蟻穴。避免違法犯罪,要從杜絕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做起。中學生應該以學校為中心進行活動,堅持在校學習,不要盲目的學習和模仿影視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手段和情節,謹慎交友,不要和社會上品行不端的閑散人員交往,要克服虛榮攀比心理,避免早戀,不要輕信他人哄騙,不講哥們義氣。 環節四:收獲時節 這節課我的收獲有: 今后我會: 1、通過學習,我懂得了一般違法和犯罪的關系是 … …
2、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有效預防違法犯罪必須做到… …
3、我的感悟:… … 教師小結,提出要求,表達希望:在現實生活中,一向些人走上溜撬扒竊、攔路搶劫、圖財害命的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從吸一支煙、亂花一點錢、看一次黃色的錄象等開始的。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我們要預防違法犯罪,就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只有防微杜漸,才能防患于未燃。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復雜的。我們一定要從小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長。
課后作業:查閱有關法規,了解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實施哪8種犯罪會受到形式刑事制裁,已滿16周歲的人對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