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美好的明天
第二十六課 《萬眾一心奔小康》學程導航
第2課時 共創美好的明天
一、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引領學生聯系實際,感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有的精神和行動。
二、課堂預習
(一)基礎知識梳理
1我們現在和將來可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些什么?
2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應怎樣從我們的實際生活做起?
(二) 預習檢測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依靠( )團結奮斗,必須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
2每一位公民都必須樹立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 ),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祖國的繁榮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3 ( )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孕育著希望,奮斗孕育著成功。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揚( )精神。
5 (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證。
三、課堂教學
(一)構建知識體系
共創美好的明天 1我與小康 2永恒的精神
(二) 課堂練習
【判斷】
1建設小康社會是國家的事情,與我們中學生無關。( )
2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大力發揚的永恒精神。( )
3中學生應學會適度消費,不盲目從眾,不攀比。( )
4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
【閱讀分析】
中學生小明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爸爸媽媽勸他注意節儉,他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已經是小康了,還講什么艱苦奮斗呢?”
請你對小明的觀點加以評析。
四、課后拓展訓練
說說在實際生活中怎樣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