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自己的生命(精選3篇)
珍愛自己的生命 篇1
第3---4課時
教學依據:
本課內容主要是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珍愛生命,在內容設計上共三目。第一目:“永不放棄生的希望”意在讓學生明白在任何困難、挫折面前要勇敢堅強。第二目:“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意在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做到尊重他人的生命與價值,學會與人友好相處。第三目:“延伸生命的價值”意在激發學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斷實現自我價值。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明白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輕易放棄求生的希望,應積極樂觀生活。同時,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和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
(2)過程方法目標:針對初中階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七年級學生正處在一個半幼稚,半成熟時期,他們的獨立意識和逆反意識同步增強,往往對自尊很看重,但不懂珍愛生命,沒有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的現狀。對學生以創設情境導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知識能力目標:讓學生知道珍愛生命的人,都不會輕易放棄生的希望,明白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
二、教學方式
。1)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2)教師教學方式:多媒體、啟發誘導、討論探究式。
三、教學構思
。1)針對七年級學生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學習內容要求,采用參與活動、合作探究、情感體驗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設計“情景體驗”“寫一寫”“談一談”“續一續”等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資源設計(多媒體展示):XX年12月27日《三峽晚報》報道“生命奇跡出現在第六天”。講述的是在河北沙河金鼎礦業公司鐵礦540米深處的井下作業的劉傳良和劉鍵父子被無情的困在井下,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時間越來越難熬,漫漫無際的黑暗,墳墓般陰森恐怖的死寂,將他們壓抑地快要窒息了,但他們都知道不能這樣等死,求生的欲望轉化為力量,兩人僅靠十個面包維持生命,一次一次尋找出口,又一次一次失敗,沒有光亮,行動不便,兩人只好在黑暗中深一腳淺一腳的用手摸著巷壁往前走,雙手都被石頭劃破了,鮮血直流,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體內缺鹽,他們的雙腿不停抽筋,最后不能站起來了,他們只能在黑暗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他們一遍一遍地對自己說:“我要活著出去”。終于在第六天,井下營救的搜救隊發現了他們。
老師引導:上述材料中父子倆為什么在井下困了五天五夜后能奇跡生還?
學生活動:因為他們父子在漆黑的礦井里始終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
教師引導:對,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愛生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會輕易放棄求生的希望。在緊急情況下,我們該怎樣來求生?讓我們一起走進“求生小知識”
資源設計:(多媒體展示)(1)房屋突然著火了,你怎樣保護自己?(2)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持刀搶劫者應該怎么辦?(3)暑假出去游玩,在密林中和同學走散了怎么辦?(4)你知道本地區的急救電話、報警電話和消防電話嗎?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教學內容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師引導:掌握了必備的“求生小知識”后,下面我們進入下一環節“請你幫忙續一續”。
資源設計(多媒體展示):a、(1)我給下班的媽媽遞上一杯熱茶,媽媽對我說 (2)同學生病了,我送同學上醫院,同學對我說 (3)我考試考了一百分,老師對我說 b、(1)放學時下大雨,媽媽為我送來雨傘,(2)我不會做作業時 (3)我生病了,
學生活動:全班學生分成兩組,續寫a、b兩題,自由發言。
老師引導:剛才同學們續寫活動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能給他人帶來歡樂,帶來幫助。因此,我們應肯定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因此我們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不放棄求生希望,當他人生命遭到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我這里有一個小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資源設計(多媒體展示):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參p44面與生命有關的故事《這條小魚在乎》。
教師引導:這則材料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活動:尊重他人生命,應從小事做起,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教學內容三:延伸生命的價值。
教師引導:我們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珍愛生命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怎樣來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自我生命設計”。
資源設計:一、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中寫道,p32面教材內容。二、來自當代中學生的箴言:生命的價值在于不斷的超越自我。三、你的生命箴言是什么?四、在你的生命畫卷中,你打算如何著上絢麗的色彩?(自擬一個可行的計劃)
學生活動:準備三分鐘,上臺發言,老師適時引導。
結束語:
同學們剛才進行了自我生命設計,并制定了可行計劃,我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不斷努力延伸自己的生命,讓有限生命煥發光彩。
點評:
由于本課內容較多,學生對尊重他人生命和延伸生命的價值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設計該教案時,活動形式較多,旨在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明白上述道理。
【課堂反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應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尊重他人的生命的道理,還理解了應不斷超越自我,努力延伸生命的價值的內涵。
【板書設計】
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珍愛我們的生命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延伸生命的價值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在任何困難挫折面前,都應該積極樂觀的生活,也明白了要尊重他人生命的道理。但在處理延伸生命價值這個難點時,學生活動較多,老師講解歸納不夠,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珍愛自己的生命 篇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生命的美好,體會生命的價值,。
能力:對不同的生命觀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知識:
知道對待生命的不同態度,了解珍愛自己生命的行為表現。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對不同的生命觀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 方式:
講述一個生長在孤兒院里的男孩子的故事,讓同學們續尾。
教師點拔: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會有意義,有價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
活動一:議一議
用多媒體展示兩則材料:
材料一:美國一小學發生火災,一小學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結果,伙伴逃離,自己卻葬身火海,而這位小學生不僅沒有得到表揚,相反,校方因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逃生,如何保護自己而受到地方當局嚴厲處罰。
材料二:據報道,全世界每年有100多萬人自殺,自殺已成為人類的五大死因之一。
教師:看了這則材料,同學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給三分鐘時間自由討論,結束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材料一中那位小學生的行為雖然高尚,但在火海中救人顯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結果無謂地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材料二中的輕生行為根本不可取,是忽視自己生命的輕率行為,是懦夫的行為,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過渡:既然生命是可貴而美麗的,那么我們對僅有一次的生命應當對待呢?
活動二:說一說
教師:不同的人對待生命有不同的態度。這種不同的態度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對待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呢?情景表演
1.小明得過且過
2.父親抱著女兒跳樓
3.非典之后,更加熱愛生活
4.小芳用畫筆描繪并裝扮溫馨的家
學生發表個人看法(上述四個材料分別反映了對待生命的四種不同態度:得過且過,輕率放棄、倍加珍惜、讓她更美好),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二目填空內容。
小結:生命是短暫的,如何對待有限的生命,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認真考慮的問題。無論是得過且過,還是輕率放棄,都是對生命不負責的態度,是不可取的。人們普遍贊賞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只有珍愛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她更美好,才能讓生命之花綻放得更絢麗,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子目“麗麗的故事”,完成相關內容。
學生討論三分鐘,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
。ㄕn前讓同學們準備類似的故事),請同學們講述
珍愛自己的生命 篇3
第二課時 珍愛自己的生命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生命的美好,體會生命的價值,珍愛自己的生命。
能力:對不同的生命觀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知識:
知道對待生命的不同態度,了解珍愛自己生命的行為表現。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珍愛自己的生命。
教學難點 :對不同的生命觀有一定的辨別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 方式:
講述一個生長在孤兒院里的男孩子的故事,讓同學們續尾。
教師點拔: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會有意義,有價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珍愛自己的生命”。
活動一:議一議
用多媒體展示兩則材料:
材料一:美國一小學發生火災,一小學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結果,伙伴逃離,自己卻葬身火海,而這位小學生不僅沒有得到表揚,相反,校方因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逃生,如何保護自己而受到地方當局嚴厲處罰。
材料二:據報道,全世界每年有100多萬人自殺,自殺已成為人類的五大死因之一。
教師:看了這則材料,同學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給三分鐘時間自由討論,結束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材料一中那位小學生的行為雖然高尚,但在火海中救人顯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結果無謂地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材料二中的輕生行為根本不可取,是忽視自己生命的輕率行為,是懦夫的行為,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過渡:既然生命是可貴而美麗的,那么我們對僅有一次的生命應當對待呢?
活動二:說一說
教師:不同的人對待生命有不同的態度。這種不同的態度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對待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呢?情景表演
1.小明得過且過
2.父親抱著女兒跳樓
3.非典之后,更加熱愛生活
4.小芳用畫筆描繪并裝扮溫馨的家
學生發表個人看法(上述四個材料分別反映了對待生命的四種不同態度:得過且過,輕率放棄、倍加珍惜、讓她更美好),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二目填空內容。
小結:生命是短暫的,如何對待有限的生命,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認真考慮的問題。無論是得過且過,還是輕率放棄,都是對生命不負責的態度,是不可取的。人們普遍贊賞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只有珍愛這有限的生命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她更美好,才能讓生命之花綻放得更絢麗,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子目“麗麗的故事”,完成相關內容。
學生討論三分鐘,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
。ㄕn前讓同學們準備類似的故事),請同學們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