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入園是家長的心病
每一天都會有大批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到了另一個陌生的環境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考驗,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塊心病,對于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如何解決呢,可以通過下面園長介紹的相關內容得到解答。
“入園擇園”——家長的“心病”
民辦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在現階段大力發展民辦教育也是緩解政府公共財政不足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在此轉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過度市場化的問題,如果政府缺乏必要而科學的監管和引導,民辦幼兒教育的盈利現象不可避免。由此致使某些幼兒園收費遠遠超過大學,入園難、入好園更難的現象仍相當普遍地存在。幼兒教育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學前教育成為社會公眾的必需品越來越成為不爭的事實。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要求從僅僅滿足其工作的需要轉向對高質量學前教育的訴求。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家長的本能反應,擇園心態之迫切更是可以理解;由此更加重了幼兒園收費的競相攀比。
據新華網報道,幼兒園收費不斷高漲。一些國辦園、民營園或國辦民營園,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高收費,賣高價教材,開辦特色班,重復收費,侵害廣大群眾利益。不斷增長的各種亂收費項目如材料費、水費、暖氣費、空調費等等,造成家長經濟負擔日愈沉重。涉及千家萬戶的幼兒教育事業,近年來成為不少普通家庭的煩惱。
政府應當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即其非盈利性,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尤其是對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重要價值,充分承擔起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責任。一是幼兒園收費的規范和調控管理是幼教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教育部門對幼兒園級別應進行三年期評審制,屆時按幼兒園所屬等級確定各家幼兒園收費標準。眾多家長也呼吁幼兒園應公示收費項目及標準,接受社會監督。
“入園擇園”——家長的“心病”
二是幼兒教育事業具有教育性和社會公益性,政府對幼兒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加強教育部門對經費的宏觀調控能力,對有困難的幼兒園給予扶持,尤其是對貧困地區的幼兒園要給予政策傾斜。解決幼兒教育收費居高不下的難題,首先需要政府財政資助,幼兒園應當體現社會福利功能。同時,物價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幼兒園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應給予規范,對收費項目分門別類固定,收費項目細化,而不能用簡單的雜費概括。更不能把幼兒教育機構辦成贏利機構。幼兒教育
三是盡快完善對開辦幼兒園的資格審查,嚴格教師準入制度,保證教育質量。學前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劣質的學前教育往往會扼殺兒童的好奇心和創造性;反之,優質的學前教育將從小培養兒童學習和思考的興趣。
幼兒教育記者總結 : 上面所介紹的內容確實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了,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幫著家長解決這些類似的問題。可以讓家長看著孩子輕輕松松上學去,高高興興的看著孩子回家來這樣也會感染了孩子的心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