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2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

  1.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認認識算盤,了解 算盤的結構,學會讀寫算盤上的數,會利 用算盤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內的數。

  2. 通過在算盤上撥珠記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讓學 生知道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學會讀寫算盤上的數,會利用算盤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理解1個上珠表示5。

  教學具準備:

  課件、算盤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1.在計數器上指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讀出計數器上表示的數:308、1000、256、760 3.介紹 算盤的歷史:

  教師:在生活中還有一種計算工具--算 盤,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我們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算盤,開始用算盤進行計算,一直留傳到現在。所以算盤的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算盤還傳到日本、朝鮮、 美國、東南亞、歐洲等許多國家和 地區。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算盤。

  【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算盤,了解算盤的產生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出示課題:算盤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盤的構成:

  ①教師介紹算盤各部分名稱。

  學生結合課件記憶。

  ②教師手指算盤的各部位。

  學生說出名稱。

  ③介紹算盤珠子的作用。

  教師:算盤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數數和計數,下面的一個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個珠子表示5。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研究算盤的各部分名稱,及其算盤珠子的作用。

  2.教學用算盤計數的方法。

  ①確定數位。

  教師:用算盤表示數的時候,首先要選擇一個檔作為個位。

  提問:請你看看這兩個小朋友把哪個檔作為個位?十位、百位在哪?請你指一指。

  ②在算盤上表示一位數。

  活 動:請你在算盤上撥出1、5、6、9。 提問:怎樣在算盤上撥出5?怎樣撥出9?

  ③在算盤上表示兩位數。 活動:請你在算盤上撥出10。

  提問:你是怎樣表示的?個位 上為什么不撥珠子? 教師:個位是0 ,在算盤的個位上就不撥珠子。

  活動:請你在算盤上撥出27、30、65、99。 提問:你是怎樣撥的?

  ④在算盤上表示三位數。 活動:請你在算盤上撥出100。 提問:怎樣表示?

  活動:請你撥出254、180、309、600。 提問:1 80、309怎樣表示?

  教師小結:撥數要從高位起,哪一位上是幾就撥幾 ,如果這一位上是 0,就用空擋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在算盤上撥珠記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三)拓展延伸

  1.讀出下面各數,并在算盤上表示出來。 364、620、805、700、951、519

  2.把相同的數圈起來。

  3.你知道嗎?

  比較中國和日本算盤有什么不同?

  (四)課后小結:通過本節課是學習,你有哪些

  點擊查看更多: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提醒:

  掃碼關注回復“教案”

  獲得上下冊教案資料!

  四年級數學下 第一單元 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混合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并且教學混合運算的順序是結合解決問題進行的,其中解決問題的'步驟和策略又是重點和難點之一。圍繞教學時側重點讓學生掌握含有幾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不足之處:

  一、運算順序沒掌握好

  1、沒有括號的運算,部分學生沒有審題,直接從左往右一次計算,如:190-805+55 變成先算減再算除最后算加。

  2、對于有括號的運算,如:6(6010+120)學生第一步先算括號里的除后直接把括號去掉,算660+120。

  二、問題沒解決好

  學生往往會有粗枝大葉的毛病,有兩個問題的題目做成一個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時分步會做,列綜合算式卻做不好。

  三、探其原因

  本人認為學生之所以出現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問題做不好的情況,可能與教材的編材體系有關。新教材將四則混合運算與解決問題融合在一起,刪掉了一部分例題,僅用了6個例題來編排。而在舊教材這部分知識是分成兩個部分一次循序漸進的,層次清晰,條理清楚,學生較易接受。

  四、對策

  今后教學應讓學生體會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并且弄清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時加強對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的分析,并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如何將分步列式變成綜合列式。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通過復習,鞏固橫向、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2、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3、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會畫垂線和平行線

  難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教具: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課對統計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復習統計。

  2、打開數學書看第六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二、復習知識點

  1、統計

  問: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畫復式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什么?

  2、總復習13題

  回答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練習二十一13題

  根據數據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回答所給的問題,你還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綜合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然后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2、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七百八十萬零二十人、十五億三千零八萬零九、四億零五十萬零三。

  3、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12763、327684、7459

  5、估算

  2973、7894、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個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別畫一個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會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9、你會用一張長方形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0、解決問題

  1)一只山雀5天大約吃800只害蟲,30天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條船可坐50人,要同時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

  綜合練習試卷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教學提示:

  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這些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計算中,無論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過活動,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 題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對比、推理、總結混合運算的特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草稿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學習用品嗎?

  生:買過。

  師:買過什么文具?

  生:買過2個筆記本和1支筆。

  師:你買的筆記本每個幾元,筆每只幾元?

  生:筆記本每個2元,筆每只1元。

  師:,你們能幫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錢嗎?

  生:5元。

  師: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筆記本的錢2×2=4(元),再算4+1=5(元)

  師:說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類的問題。出示課題: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

  師:生讀題,說說要解決的問題。

  生: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師:獨立列分步算式解決問題。小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誰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個文具盒多少錢,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42+55=97(元)

  師:誰能把這兩個算式合并到一起嗎?

  生:可以寫成:6×7+55

  生:還可以寫成:55+6×7

  師:這兩個算式對不對。(小組討論)

  生:第一個對。因為先算乘法,第二個先算加法。

  師:像上面的算式無論乘在前還是在后都應該先算,所以都對。在一個沒有括號綜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減。應先算乘,后算加減。

  講解:像同學們這樣,分列了兩個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分步解答”,這兩個算式叫“分步算式”。我們還可把這兩個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兩步的算式,這種算式叫做綜合算式。在綜合算式中,我們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設計意圖: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2、試試身手。

  81-17×4

  師:計算這道題時,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減法。

  81-17×4

  =81-68

  =13

  再次總結:在一個沒有括號綜合算式里,有乘有加減。應先算乘,后算加減。

  三、鞏固新知

  1、完成第59頁試一試。

  2、將下面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綜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歲,爸爸的年齡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歲?

  答案:1、536、 1 2、20+3×5 6×8-18 3、28歲

  四、達標反饋

  1、24×3+19 (注意運算順序)

  2、森林醫生。(改正錯誤)

  16+40×8

  =56×8

  =448

  3、小紅拿50元錢去買8個6元一個的筆記本,應找回多少錢?

  答案:1、91 2、16+40×8 3、2元

  =16+320

  =336

  五、課堂小結

  師:大家回顧一下,綜合算式中有乘有加減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減。

  師:為什么?

  生:因為加減是同級運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欲望。

  六、布置作業

  1、我會列式計算。

  3個7再加28是多少?

  71減去6個8是多少?

  2、我來算一算。

  65-8×8 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看了4天,每天看6頁,還剩13頁沒有看。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4、媽媽買來12盒月餅,每盒有9塊。送給奶奶16塊,還剩多少塊月餅?

  答案:1、49、23 2、1、45 3、37頁 4、92塊

  板書設計:

  加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

  分步:7×6=42(元) 42+55=97(元)

  綜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和乘法,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4

  三位數乘兩位數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個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位與個位對齊。

  (2)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位與十位對齊。

  (3)最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注意加進位。

  2、積的變化規律(一),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以(或除以)幾,積也乘以(或除以)幾。

  3、積的變化規律(二),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乘以幾,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不變。注:在乘法中,要想使積不變,兩個因數的變化就要相反,一個因數乘一個數,另一個因數就要除以相同的數。

  4、積的變化規律(三),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乘以2,另一個因數乘3,積就乘(2×3)。

  5、速度是指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路程。

  汽車每小時行駛80千米,汽車的速度是80千米/小時,讀作:80千米每小時。

  小林每分鐘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讀作:60米每分。

  飛機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時,表示:飛機每小時飛行340千米。

  6、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7、估算

  (1)估算必須符合兩個要求:一是接近準確值(符合實際),二是計算方便(將兩個因數看成整十、整百或幾百幾十的數)

  (2)估算時所得的結果是近似數,所以一定要用“≈”號。

  注:①乘法估算,什么時候應估大些,什么時候應估小些,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但結果一定要接近準確值。

  ②有關帶錢問題的估算,要做到估大不估小。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5

  第一、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有助于計算教學。李老師很好地把握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教學目標。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計算題中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計算題的普遍特征,學生較易掌握,但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講、練,學生的興致會提不起來,學習就顯得很被動。而王老師的情景創設比較成功。課一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欲望激了起來。讓學生在主動中探索,在快樂中求知。超市購物活動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由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要求。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親近數學。而且真切地體會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真諦。然后運用學生最喜愛的闖關題和抽卡比大小游戲,不斷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成為本課的特點。

  第二、從知識與技能方面來看,李老師創設了現實超市購物情景,讓學生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有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并能用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而這樣的教學是建立在舊知遷移的基礎上的。而這種情境的創設,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數學”引入到“教材中的數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能為探究新知識服務。另外,教學完小數加減法后,老師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面對“列豎式為什么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數位對齊就是小數點對齊,讓學生在做中,說中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在愉悅中學數學、用數學,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情感態度上來看,李老師開展了一連串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讓學生在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礎上進行闖關游戲。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總結收獲,鞏固新知。

  1、講清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如講解例題:53.40 - 49.80學生不大容易講出算理,但通過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的方式,針對錯例,有學生說出了錯的理由,學生比較自然的說出相同數位沒對齊或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等。

  2、關注學生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促進三維目標的落實。整節課著重關注的學習過程,注重挖掘利用學生練習中生成的錯誤,注意面向全體,傾心聆聽學生的發言,給他們改正錯誤,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剖析錯誤,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3、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在本節課中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數學感悟。

  4、石老師的課挖得深、挖得透,努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

  石老師的課讓人看到了課中的挖掘思維含量,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空間。她的課就在于不只讓學生知其然,更讓學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導學生探究出法則背后的知識。學生的思維總是在老師的設疑中步步深入,學生經歷了刨根問底、追本溯源的思考過程,這就是科學的探究過程,就是在研究科學、自主建構知識。李老師的課挖的透,還在于問題設計得好,問題設計的有空間,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所以,這樣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開發和鍛煉。

  5、和諧的師生的關系。

  課堂是學生的,就要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研究、思考、發現。數學不在于學到多少知識,而在于真正使學生思維受到鍛煉和啟發。本節課,李老師幾乎沒有講,她所做的只是在關鍵處設疑和恰當的總結,引著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學生始終處在探究的主體地位,所以,學生真正得到了鍛煉。老師講得少。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證編碼的有關知識,體會到數字編碼的優越性和科學性;

  2.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體會數字編碼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數學、做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身份證編碼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體會到數字編碼的科學性、優越性;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提問激趣

  談話:昨天,老師請同學們回家調查了解你們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等人的身份證號碼,了解了的同學請舉舉手。

  很好,有這么多同學都去了解過,老師有一種本領,只要你說出一個身份證號,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所說的人的生日和性別,你們相信嗎?

  咱們來試一試,看誰愿意來考考老師。

  抽生1:…… (師猜)

  抽生2:…… (師猜)

  抽生3:……

  二、了解身份證,掌握號碼含義

  1.想知道老師的秘訣嗎?身份證號碼中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

  接下來,我們一起想辦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請同學們觀察屏幕上的這幾個身份證號碼,把你們的猜測和發現先說給你的同伴聽一聽。

  2.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發現?

  3.師: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這幾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嗎?(有就抽,沒有師介紹)其實年月日后面的3個數字是順序碼,順序碼就是表示當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的,順序碼的單數分配給男性,雙數分配給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檢驗碼,檢驗碼也就是個人信息碼,一般隨計算機產生,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有時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單女雙,這些資料實際上是老師昨天到公安局戶籍科去調查了解到的。

  4.老師有一個身份證號碼(),你能知道老師的那些個人信息嗎?你能把老師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嗎?(女,1977年9月9日出生,湖北省荊州石首市人)

  5.那現在你準備怎樣讀和記身份證號呢?齊讀。

  三、 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1.其實我們的生活已步入到數字時代,你還在那些地方見過有關數字編碼的例子?(抽生回答)……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電話號碼,飛機票,車牌號,門牌號,商品條碼等。

  3.我們用這些數字編碼有什么好處嗎?(有序便于統計,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郵遞員分發報紙,分發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煩。)實際上這就是我們研究的數字與編碼的目的。(板書課題:——數字與編碼)

  四、總結全課

  數字編碼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編碼中還有許多學問,希望同學們處處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課的最后老師要提醒大家一點,身份證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法定個人身份證件,乘坐飛機、銀行辦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場合需要證明身份時都需要出示身份證,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不要隨意借給他人使用。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編碼》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身份證號碼的編排方式,體會編碼的特點,初步學會編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難點是怎樣科學合理地編碼。教學中,第一環節我以談話交流導入,利用今日說法真實案件《家中被盜一百萬》的微課,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二環節,探索身份證號碼中的秘密,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本人和家人的身份證號碼,并了解相關信息,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情況下了解到底身份證號碼中隱藏著怎樣的信息。了解每個數字用幾位數表示,新舊身份證的區別,數字編碼的作用和生活中的數字編碼。第三環節,通過動手操作,初步學會編碼的方法。本節課主要有以下幾點特點:

  一、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二、關注生活,激發興趣,滲透編碼思想。

  三、以生為本,習本課堂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教學目的

  1、知識技能: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了解編碼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

  2、過程方法: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在編碼中所表示的具體含義,體會編碼中的一些規則和方法,會運用數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逐步建立數感。

  3、情感態度:在利用編碼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身份證號碼的結構與含義,初步學會用數進行編碼。

  難點:在辨析、實踐中逐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廣泛應用,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情境導入

  【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破案嗎?生:喜歡。

  2。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偵破一起案件。請看案件的視頻資料。

  【課堂激趣】

  1。播放《家中被盜一百萬》

  2。師:同學們,你認為誰可能是犯罪分子?

  【設計意圖】

  借助多媒體手段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關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巧妙設疑,引出課題】

  1。師:老師有一個疑問了,身份證號碼不就是一組數字嗎?為什么能幫助我們破案呢?

  2。師:也就是說身份證號碼能傳遞給我們很多的信息。其實啊,像身份號碼、銀行卡號這樣的由一組數字組成的號碼也叫編碼,是人們把數字賦予了一定的含義,并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那編碼里面有哪些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

  【設計意圖】

  本課旨在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以此創設問題情境,力求將學生引入到生活情境,將學生對生活中數的認識和了解作為本課的基礎,既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主動探索,又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習興趣。

  學與教的活動

  【探索組成、感悟特征】

  一、對比辨析,認識地址碼

  1。師:在我們中國,每一個公民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誰知道自己的身份證號碼?

  2。師:一共18位。這就是身份證號碼的統一性。不管身份證信息是什么樣的,我們統一用18位數字表示。

  3。師:那這18個數字都代表什么意思呢?身份證前兩位代表省,三四兩位的兩位代表市,五六兩位代表區或者縣。

  4。師:身份證的前六位,統一稱地址碼(邊說邊板書)

  二、猜猜我是誰,認識生日碼

  1。身份證號碼第七到第十四位是出生日期碼,七到十位是出生年,十一十二位是出生月,十三十四兩位數是出生日,接下來我們玩一個小游戲:猜猜我是誰?老師這里有一組出生年月日,你覺得是你,你就站起來。

  2。展示年份20xx很多同學都是20xx年出生的。

  3。展示月份02有同學有疑問了2月為什么不直接寫數字2,而要寫02呢?因為啊一年有十二個月,如果2月寫2是一位數,12月寫12是兩位數,那身份證的位數就不統一了。

  4。展示20xx0205師:只有一位同學了,你確定一定就是他嗎?不一定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獲取身份證上的相關信息,達到對年月日這些舊知識的整合。設計游戲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同時還讓學生簡單的介紹了身份證編碼的含義,這樣設計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知識與生活的實質性練習,感受到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發揮想象,探索順序碼和校驗碼

  1。師:那不止他一個人,么怎么樣區分同一天出生的人呢?這應該是所有雙胞胎的煩惱了。順序碼,將同一天出生的人按照出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碼。順序碼的最后一位1。3。5。7。9表示男的,0。2。4。6。8表示女生。有了順序碼,即使雙胞胎的身份證也不一樣了。這就是編碼的唯一性。

  2。身份證的最后一位是校驗碼,是通過前十七位計算出來的,有數字0—9,我們常見的身份證最后一位是X,其實是羅馬數字10。師:身份證號碼看起來很復雜,其實啊我們可以把他分成四個部分:地址碼+出生日期碼+順序碼+校驗碼。

  【設計意圖】

  “先猜測,后驗證”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本課身份證編碼的規律的得出利用觀察比較和猜測驗證的`過程,讓學生真正了解身份證號碼的編排特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走向生活,鞏固新知

  1。學習了這么多關于編碼的知識,現在你們可以拿起知識的武器幫助警察叔叔破案了嗎?

  2。首先我們根據身份證號碼判斷,因為現場遺留的身份證中的出生年是1972, 2、3、5號犯罪嫌疑人都符合

  3。再看銀行的卡號編碼。2、3、5只有5持有甲銀行的銀行卡。所以確定5才是真正的罪犯。恭喜你們成功破案。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鞏固所學內容。

  五、自我實踐,檢驗真知。

  (一)淘氣為全校每名同學都編了一個號碼,其中20xx03321表示“20xx年入學的⑶班學號為32的同學,該同學是男生”。按照這個規則,20xx04172表示的哪名同學

  (二)我是“小小編碼師”

  師:看來編碼還是挺有用的,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編一個號碼?在我們學校內部,為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號碼,想一想,它要體現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

  1。通過練習,學生采用自主學習的形式,讓每個學習自主思考的過程,經歷編碼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編碼思想的理解,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2。開闊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對編碼的認識,增強了課堂的數學味,將數學學習從課堂延伸到生活。

  課堂小結

  1。師:其實生活中的編碼還有很多很多,你們留心觀察過嗎?請看(出示旅館房間號和電話號碼)908室,這個編碼,你能獲得哪些信息?生:9樓08號房間,

  2。師: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那你還見過哪些編碼?生舉例子。學籍號、軍事情報、電話號碼、郵政編碼、車牌號都是編碼。

  3。師:同學們,我們的課上到這里就要結束了,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數學不僅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數學好玩,祝大家玩好數學。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科書16—18頁的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產生。

  2、初步認識自然數。

  3、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掌握千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掌握千億以內數位順序和十進制計數。

  教學關鍵:

  能夠根據已學過的萬級數的數位順序表遷移類推億級數的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導入:

  師:生活當中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和不同的數打交道,你們都在什么時候用到了哪些數,誰來說一說。

  生:列舉略

  師:生活中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數,那數是怎樣產生的呢?今天同學們想不想了解一下,那就讓我們走進課本,把書翻開到16、17頁,大家讀讀這些內容,開始。

  一、數的產生

  師:讀完了嗎?我請同學們來講一講古代的人是怎么計數的?

  1、數的產生。

  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要數一數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一數捕獲了多少只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

  2、計數符號、計數方法的產生。

  (可以出示書上圖)

  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只知道“一樣多”、“多”或“少”。

  ①計數方法

  那時人們只能借助一些物品來計數。

  如:在地上擺小石子、在木條上刻道、在繩上打結等方法來計數。

  例: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

  例:出去打獵時,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獵回來時,再把拿回來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對應起來,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樣多,如果是,就說明武器沒有丟失。結繩計數的道理也是這樣。這些計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計數的實物一個對一個地對應起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一對應。

  ②符號

  以后,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數詞,隨著文字的發展又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

  現在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師問: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的差是幾?最小的自然數是誰?最大的呢?

  生小組討論完派代表發言,最后請同學進行總結。

  最小的自然數是零,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無限的就是一個一個地數,總也數不完,數出一個很大很大的數以后還可以數出一個比它多1的大數。

  二、十進制計數法

  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啊,還有很多很多的數都比我們以前學過的億以內的數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書上18頁插圖)。

  生:讀數

  師: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時我們中國有這么多人,這究竟是一個多大的數呢?

  生:讀數

  師:你能那么快就讀出來了?請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生:我是從個位起,沒四位為一級,這樣分我就很快分出了三級。

  師:其實我們在分級的過程中也就是在找各個數的計算單位。那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數當中我們都用到了哪些計算單位?

  生:都用到了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

  師:剛才我聽到了他說了一個十億,我們以前沒有學過對嗎?那億和十億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生:十個一億是十億。

  師: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大屏幕)我們在億位上撥一顆珠子,表示一個億,請同學們一起來數一數是不是撥到第十顆珠子了,那現在撥到第十顆珠子該怎么辦呢?

  生:撥到第十顆珠子的時候就把億位上的.這十顆珠子全撥回去,在十億位上撥一顆珠子。

  師:那也就是說億和十億的關系是十個一億是十億。太棒了,再請個同學說一說。(板書)

  師:還有沒有比十億更大的計算單位呢?請你告訴我。

  生:有百億、千億。

  師:那十億和百億,百億和千億又有怎樣的關系呢?現在請同學們們拿出你們的計數器撥一撥,邊撥邊說,來體驗一下?(板書)

  十億和百億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板書)

  師: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把中國的人口數讀一讀是不是就更方便了。請同學們讀一讀。

  師:很好,請問,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意思?那9呢?那上面的兩個3表示的意義一樣嗎?今天我們新認識了幾個計算單位,現在我們就把這幾個新朋友填在數位順序表里面吧!把你們的書打開到18頁。

  師:我們新學了哪幾個計數單位?他們對應的數位是什么?億級是由哪幾個數學組成的?還有沒有更大的計數單位?我們用省略號來表示。

  師:現在請一個同學來說一說我們到今天為止,認識了哪些計數單位?那這些計算單位之間都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咱們來說一說吧,從你開火車!

  生: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千萬是一億,10個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百億是一千億

  師:那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發現了這些計算單位之間進率都是10 。

  師小結: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師:相鄰是什么意思?誰來說一說?

  師:像個與十,十與百,萬與十萬,千萬與億這樣緊挨著的就是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

  師:生活當中,根據不同的需要還出現了其他的進位制,你知道還有哪些進位制嗎?

  生:回答略

  師:那學習了今天的知識,你能完成下面的練習嗎?

  三、練習

  判斷

  1、最小的自然數是1。

  2、沒有比千億更大的計算單位。

  3、0是自然數,也是整數。

  4、10個一千萬是十億。

  5、任何兩個計算單位之間進率都是十。

  6、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7、沒有最大的整數。

  8、一個十一位的自然數,它的最高位在十億位上。

  填一填

  ①一百億有個十億,個百億是一千億。

  ②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億位。

  ③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位是和。

  ④個一百億是一千億,10個是一百億、10個億是。

  ⑤4在十億位,表示個。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

  十進制計數法

  10個一億是十億,

  10個十億是一百億,

  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介紹古人的記數法、記數符號(數字)的產生及其發展演變過程,來吸引學生,讓學生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介紹阿拉伯數字和自然數。順勢介紹生活中存在更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將數位順序表由萬級擴展到億級,科學的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對于這個內容的教學,當時主要是想通過學生自行閱讀課本的內容,再經歷小組交流,全班匯報,來達到鍛煉交流、閱讀等能力的培養,最終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堂上也是這樣操作,學生能簡單的感受到數字產生與發展的過程,知道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和記錄物體的個數,了解到這些數字就是自然數。在介紹完自然數后,通過對第六次人口普查大數的猜測,這樣的過渡來進入“十進制計數法”的教學。這樣處理就比較的自然,然后通過在計數器上撥數,來完善數位順序表,并理解“十進制計數法”的內涵。

  這節課的教學很成功,在教學中合理的利用課件和白板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適時得與課外知識合理的進行整合,使數學課堂更加的有趣,內容更加的豐富。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 第一課時“線的認識”。

  教材分析: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動,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然后通過“認一認”活動,體會到它們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接著,組織學生對直線、線段與射線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最后通過“試一試”、“量一量”、“看一看”等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征的印象。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班有4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教學目標

  1.經歷操作毛線的過程,知道線有直線與曲線之分。從中抽象出線段,射線,直線。

  2.在觀察比較中掌握三種線的特征。

  3.體驗點與線,線與線,線與面的關系,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征。

  難點:建立直線,射線。線段的模型。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并掌握商不變的規律。

  2.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一些除法運算的簡便計算。

  4.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探索與發現商不變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新課

  1.計算并觀察下面兩組題目,找一找它們的規律: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式子中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計算并分析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商都是4。

  2.繼續展示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式子中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分析總結: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4倍,商都是2。

  3.教師引導總結:

  強調:要使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嗎?為什么?

  二、商不變規律的應用

  1.問:下面的式子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強化學生對商不變規律的理解。

  2.王叔叔送貨從工廠到商店,一路上都是勻速行駛,下面是他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關系表格,你能把表格填寫完整嗎?

  (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發現。

  (2)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表格中發現什么規律?

  (3)根據你的發現,說說128分能行駛多少千米?

  引導學生利用規律再進行計算。

  三、應用與拓展

  問:給你一堆鐵絲,你能用臺秤測出它有多少米長嗎?

  1.學生討論并交流,教師引導:臺秤是測物體質量的,那么鐵絲的長度和質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規律?

  四、小結本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

  2、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功能。

  3、培養學生數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

  二年級時學過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復式統計表與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三年級時還學過了兩種不種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與平均數。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區城鄉統計表

  引導學生理解該地區1985年至20xx年每隔5年城鄉人口數量變化情況。分別畫出2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

  2、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夠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鎮與鄉村人口進行對比,用一個統計圖能描述這些信息嗎?畫出復式統計圖。

  3、四人小組討論小精靈的問題:這是復式條形統計圖,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4、匯報交流,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5、回答書本上的三個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級男生,女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四、課堂小結。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頁例9、例10。

  【教學目標】:

  1.加深商不變的規律的理解,并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的簡便計算。

  2.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優化問題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難點:對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簡便計算中余數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口算:

  140÷20=

  700÷70=

  150÷30=

  270÷90=

  160÷80=

  1200÷300=

  你是怎么口算的?

  學生口算,說出算法。

  由此可見,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可以使我們口算得又對又快,筆算時能不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簡便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9第(1)題。

  780÷30=

  (1)你會算嗎?是怎樣計算的?學生獨立練習,指兩名計算方法不同的學生板演。

  (2)這兩種做法對嗎?

  第2種做法為什么是對的?學生可以討論后發表自己的'看法,哪種方法簡便一些?

  (3)教師小結:

  筆算時,當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我們可以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簡便得多。

  2.出示例9第(2)題。

  120÷15=

  (1)這道算式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我們計算更簡便嗎?可以怎樣做呢?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試算,看看誰的方法好。

  (2)學生匯報算法,教師板書。

  120÷15

  120÷15

  =(120×2)÷(15×2)

  =(120×4)÷(15×4)

  =240÷30

  =480÷60

  =8

  =8

  (3)小結:這兩種方法是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2或都乘4,使除數15變成了整十數,這樣方便我們口算出結果。

  3.出示例10。

  840÷50=

  (1)同學們現在都能用簡便方法計算這道題了吧。先算算,看結果是多少。學生自己列豎式計算。

  (2)指名學生說得數。

  商都是16沒錯,余數到底是4還是40呢?

  小組內討論,驗證一下。

  (3)教師小結:用商不變的規律簡便計算時要注意商是不變的,但是余數變了。被除數和除數末尾同時劃去了幾個0,余數末尾就要添上幾個0。

  所以840÷50=16……40。

  4.鞏固練習:

  教材第88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練習十七”第3題。

  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回答,并說說選擇的理由。

  2.教材“練習十七”第8題。

  先說說對錯,錯在哪里?再獨立改正。

  3.教材“練習十七”第9題。

  (1)學生先算出第(1)題的結果,小組內討論發現了什么。說一說小組內整理發現的規律,然后教師小結說明:

  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可以寫成一個數連續除以這兩個數,使計算簡便得多。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第(2)題,集體訂正。

  4.教材“練習十七”第6、7、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檢查。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知道這兩種運算的意義(即:什么叫加法,什么叫減法)

  2.知道加法和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及互逆關系

  3.可以熟練對一個算式各部分進行轉換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關系求解算式中的未知數(必須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通過實例探究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教學內容:

  一、預習、新課呈現

  1.舉例:班上有30個女生,12個男生,則班上共有多少個同學?(算式為30+12=42),提問讓學生思考什么叫加法?加法的定義: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的的數叫做和。

  2.舉例:班上總共有42個學生,其中男生有12個,那么有女生多少個?(算式為42-12=30),提問讓同學們思考什么叫減法?減法的定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已知的加數叫做減數,要求的加數叫做差。

  思考:如果已知的是班級總人數和女生人數,那么算式應該怎么列,各部分的'名稱又是什么?

  3.根據上面給的兩個例子,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嘗試總結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二、課堂練習

  1. 根據3468+475=39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

  3943-3468= 3943-475=

  2、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寫出另外兩個等式。

  例:28+19=47 47-19=28 47-28=19

  (1)247+435=682

  (2)643-175=468

  (3)569-346=223

  3、猜猜我是幾?

  (1)我減去56得120 (2)483加上我得數是792 4、下面各題應該用什么辦法計算,為什么?

  (1)滑雪場上午賣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滑雪場全天一共賣出多少張門票?

  (2)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共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三、課堂總結

  串講知識點和容易出現的問題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確地比較幾個數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2.學生經歷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比較類推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比較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據體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比較多個數的大小。

  教學工具

  四年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知識鋪墊

  (一)復習億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填空。

  (1) 820000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它與720101的位數 ( ) (相同或不相同)。

  (2) 101010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個( )。

  (3) 34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個( )。

  2.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356 ○ 1280 20xx ○ 1020

  5693 ○ 5297 8064 ○ 8046

  3.引導學生口答:萬以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是怎樣的?

  (1)先看有幾位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

  (2)如果位數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類推。

  二、合作探究,教學新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幅圓遼闊,山河壯麗,氣象萬千,物產豐富,歷史文化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創造和天開萬物造就的自然景觀為我們留下了景象驕人、數量繁多的名勝古跡,創造了輝煌的文化藝術,招徠各國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有課來到我國旅游。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個國家來我國旅游的具體人數。

  師出示課件xx年幾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單位:人)

  美國:2116100 日本:3658200 泰國:608000

  俄羅斯:2536300 印度:606500 韓國:4185400

  2.正確地讀出上面各數。

  3.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4.學生同桌兩人合作,在這6個國家中隨意選取兩個國家的人數,比較它們的大小,一人出問題,一人來比較,解答。

  自學提示:試著比較一下數的大小。

  5.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

  歸納比較方法:位數多的數就大。(板書)

  (二)初步研究新知

  1.兩個億以內不同位數的數大小比較。

  216110○608000

  師:哪一個數大?小組內討論交流。

  小結: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__。

  2.兩個億以內相同位數的數的大小比較。

  608000和606500

  師:位數相同情況怎樣比較?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小組匯報:都是六位數,就比最高位,它們最高位上都是6,就比下一位萬位,萬位都是0,就比下一位千位,千位上一個是8,一個是6,所以608000大于606500。

  找多個學生說。

  讓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

  3.多個數大小比較

  要求:根據到我國旅游人數多少,將這6個國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學生小組內嘗試。

  小組內交流各自比較方法。

  引導比較:分類----七位數相比較---六位數相比較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1)比較每組兩個數的大小

  92504 ○103600 50140 ○ 61340

  28906 ○28890 620300 ○ 307300

  (2)按照從小到大順序排列大小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四、教師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經過今天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與我們學過的萬以內數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發現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方法:

  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___。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為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___,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

  五、布置作業:評測練習

  板書

  億以內數的認識

  位數不同兩個數的大小比較 位數多的數就大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大小比較 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

  多個數大小比較 先分級 再分類 比較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通過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能夠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生活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

  難點:體會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平方千米

  1、談話引入: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土地面積單位公頃,誰來說一說1公頃有多大?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一些圖片(呈現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和杭州西湖的畫面,并出示相應的文字說明),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

  2、教師提問: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積單位?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方千米”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

  二、自主探究,認識平方千米

  1、教學例2。

  (1)談話:同學們,猜測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2)說明: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引導: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頃呢?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2、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1)出示教材第35頁天安門廣場圖片。

  (2)天安門廣場同學們都熟悉,它的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

  (3)1平方千米比2個天安門廣場還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教材第35頁“做一做”。

  想一想、做一做、集體訂正。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教材“練習六”第5題。

  先獨立填寫,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強調填寫的單位要與事實相符合。

  2、教材“練習六”第6題。

  學生獨立練習,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比較、體會兩種換算過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教材“練習六”第7題。

  可以用計算器算一算,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訂正。

  4、教材“練習六”第8題。

  同桌兩人合作交流完成,集體訂正。

  5、教材第35頁“你知道嗎?”

  學生讀一讀。

  6、布置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六”第9題查資料。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四年級上冊去年的樹教學反思(精選2篇)

    在設計本課時,我有意識滲透“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

  • 四年級上冊《相遇問題》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快捷的物流運輸—解決問題》信息窗中第二個紅點問題,即構建相遇問題的數學模型,并借此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四年級上冊《母雞》教案(精選12篇)

    16 母雞姚菁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鄰家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的體現,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2.由課文中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句子,體會母愛的偉大。...

  • 《贈汪倫》四年級上冊說課稿(通用4篇)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說課稿是教師上課的一種具體的思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贈汪倫》四年級上冊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

  • 四年級上冊《小珊迪》教案(通用13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 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 四年級上冊《筆算除法》教案設計(通用14篇)

    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19頁例1 教學目標:1.經歷分小棒地過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地計算順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學會一位數除法(被除數每一位商地數都能被除數整除)地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 語文四年級上冊《貓》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 四年級上冊《筆算除法》教案(精選13篇)

    教材分析《筆算除法》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的一節課。小學生從二年級開始認識除法,三年級接觸除法豎式和有余數除法,四年級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五年級學習小數除法,六年級學習分數除法,可以說,除法的學習在小...

  • 語文四年級上冊麻雀說課稿(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勇敢地與龐然大物獵狗搏斗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龐然大物的感情,四年級語文上冊:《麻雀》。...

  • 四年級上冊《老師,您好!》導學案(精選15篇)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反復閱讀體會教師工作地崇高,激發學生熱愛教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閱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始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 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教學設計_(精選15篇)

    四年級上冊《口算除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2.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方法。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 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電腦住宅》練習題及答案(通用17篇)

    一、給藍色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1.烹( pēn pnɡ pēnɡ)調2.烹飪(rn rn rēnɡ)3.儲存 (cū ch chǔ)4.綜合 (zōnɡ zhōnɡ)5.防盜(c do qi)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精選5篇)

    課時目標: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2、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教學重點:理解文本的內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教學難點: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

  • 魯教版四年級上冊《觸摸春天》教案(精選17篇)

    一、教材解讀《觸摸春天》是一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蘊涵道理深刻。...

  • 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確定位置》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

  • 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亚洲资源站 | 91精品在线免费?看 国产精品馆 | 韩国男男腐啪GV肉视频 | 久久不射网站 | 成人网战 | 涩涩污视频 |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二区仙踪林 | 亚洲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av在线 | 亂倫近親相姦中文字幕视频 | 欧洲一级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欧美精品色一二三四 | 人妻少妇啊灬啊灬用力啊快 | 夜夜爽www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公妇仑乱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 欧美日本国产精品 | 日韩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高清av | 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9 |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avtt天堂网人妻系列 | 毛片美女|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网站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综合久久 | 国产一区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永久www嫩草 | 成人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激情天堂 | julia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果冻传媒精选一区二区 |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蜜臀69| 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 亚洲a毛片 |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 亚洲国产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