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興趣和需求感,學生才能主動學習
(一)把數學問題寓于新奇的富有情趣的情景之中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中創設富有情趣的情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感,寓教于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特別是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有其特殊作用。如我在教學小數的基本性質時,先出示了3、30、300三個大小不等的數,問:“用什么辦法可以使這三個數所表示的量相等?”我在問話時強調了“所表示的量”,起先學生覺得3總比30、300小。當討論出添上不同的計量單位即依次添上米、分米、厘米等單位名稱后,它們所表示的量就一樣大了,學生很高興。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感到這是一種樂趣。接著,我說:“現在要求用同一個單位名稱‘米’來表示,怎么辦?”于是引出:
0.3m=0.30m=0.300m。
再進一步討論,如果小數部分的位數也要一樣多,便引出0.3m=0.3m=0.3m。有的學生說也還可以有0.30m=0.30m=0.30m。小數部分的位數也一樣多,或者0.300m=0.300m=0.300m。小數部分都是三位。就這樣,學生在不相等與相等的矛盾轉化中,富有情趣地學習了小數的基本性質。
(二)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又不違背數學的科學性
在不妨礙數學科學性的前提下,我盡量用形象生動而又簡練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易懂易記。如認識除號時,用“一橫平,兩點均,表示平均分”,使學生把除號的寫法與除法意義結合起來,同時孕伏分數線、比號與除號意義上的聯系和符號書寫上的聯系;“均”、“分”同韻,讀起來瑯瑯上口。
又如,把整數74看成小數時,我說:“74的小數點躲起來了,躲在4的后面。”同時配合教具把折在74后面的小數點揭示出來,學生看得懂,講得清,記得牢。這樣的引導,也為以后一系列有關整數化小數的問題,如小數乘法、積的小數點定位、整數除整數商是小數等,難點掃除了障礙。以后在分數教學中,任何整數添上分母1都可化成分數,學生說:“小數點整數后面躲;分母1整數下面藏。”淺顯易懂的語言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又如比的化簡,從形式上看,有整數比化簡,小數比化簡,有分數比化簡,還有分數、小數混合的比的化簡等,如果一個一個方法地記,比較繁瑣,我引導學生歸結為兩點:一要整數,二要互質,有的學生甚至說:“只是一點,即‘前后項是互質數’,因為互質的兩個數也就是整數。”
(三)深入淺出,用通俗的語言說明難懂的算理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有些是教學的重點,同時又是教學的難點。這就需要教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輔以實際操作,化難為易,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如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要把除數變成原分數的倒數,再跟被除數相乘。這個算理,小學生感到抽象,不好理解。課本中的例題是“李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數。為此,我設計了學生較為熟悉的數學問題,作為推導法則的引子。先出示一根長24厘米的紙條,要求學生用一把刻度是6厘米的小尺只量一次就算出紙條的全長。于是學生想出把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這個活動,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例題中的第一個要點。接著,我出示一盒糖果,告訴學生已經作了5等份,要求盒內糖果的總重量可以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導他們閱讀書上的例題,經過討論,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推導出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四)不斷揭示矛盾,用數學的魅力激勵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求知心態
多年教學實踐,我感到喚起學生學習需求感的因素很多。例如課程內容的科學性,知識應用的廣泛性,教師語言的形象生動、精煉,以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等。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不斷引起學生認知過程中的矛盾沖突,以展現知識本身內在魅力。如,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在復習鞏固時,我出示右圖。要求學生思考,圖中陰影部分能否用分數表示?激起了學生對分數認識的認知沖突,學生乍看認為這個圓沒有平均分成幾份,所以陰影部分不能用分數表示,但仔細觀察,透過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現象看實質,發現了右邊的一塊陰影翻過來,補在左邊,整個陰影部分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分數插圖,使學生在鞏固復習的過程中,又有了新的發現,而且這發現是以認識事物發展變化和學生認識上已知與未知間的矛盾為契機的,這就再次激起學生對分數認識的需求感,使學生在整節課中始終處在想學、愿學的心態之中。
又如以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為例,我設計了“激疑--猜想--驗證--深化、分與合(計算)--進一步激疑”諸教學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