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讓所有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在教學中,我也注意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如教學文字題時,“中下學生”在使用括號上有時出錯,在基本題練習后,讓已學會的學生編這類題,出錯的學生列式解答。這樣能使已學會的學生進一步鞏固提高,掌握這類題的結構特征,出錯的“中下學生”則當堂補缺,達到能正確列式解答這類題。
“中下學生”在轉化過程中,我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充分信任他們,不明褒實貶,如在公開課上說:“,今天你也進步了,希望能堅持下去!敝T如此類的話,盡管這是反映了他的學習態度,我感到如能在另外場合和他們個別交談,既很必要而且效果好。
幫助“中下學生”提高,我注意漸進與反復,不操之過急。如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內容比較抽象,難理解。我讓學生課前預習,對“中下學生”的預習要求是能說清楚書上講了哪三個例題,而且可以拿著課本講,“中下學生”感到這要求不難,能做到,積極性就高。通過預習,他們對題意弄清楚了,再通過課堂學習,學習效果就比較好,同時也嘗到了預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