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努力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
近年來,通過教育和教學深化改革,我深感傳統教育中有些教育方法,桎梏著學生的發展,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教死書,死教書,一味填鴨;學生學得吃力,死讀書,讀死書,把生動活潑富有實踐性的科學知識,變成了死教條,以形成呆板記憶為滿足,這極不利于富有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從這些教訓中,我感到要努力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一)學生的智力潛能要靠教育者去開發
學生的智力潛能很大。無數的教學理論和雄辯的事實充分證明,人的智力剛剛開發出10%左右,人類的聰明才智大量積壓在大腦這個不斷生長的倉庫里。兒童的智慧已被廣大教育者承認。我在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兒童蘊含著超出人們意料的智慧的火花。
我教乘法口訣時,因為平時經常訓練,多數學生對正背、倒背、切入背都已達到熟練程度,所以,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提出一個新問題:“同學們,誰能算出9到1的口訣有多少句?”
大家都用小手指點著,有的一句一句地數,有的一組一組地數,而一個姓姚的學生忽然大聲說:“趙老師,我算出來了,乘法口訣共有45句。”
我大為驚異:“你是怎么算的?”
“我找到一個簡便算法。你看:幾的口訣就有幾句,如果依次把1和9、2和8、3和7、4和6相加湊10,那正好是4個10,再加上中間的5,不就是45句嗎?”
聽了他的回答,我暗自贊嘆:這孩子真是聰明過人。相傳數學家高斯發現百以內自然數和的簡便算法是8歲,而他才7歲呀!
也是這位學生,有一次上練習課,我讓學生用6根火柴棒擺四個相同的三角形,他竟然想到擺三棱錐,即把6根火柴立起來擺。他的想法震驚了所有的聽課教師。
姓姚的這位學生由平面中跳出來,能夠想到空間中去,這是中學時要接觸的立體幾何呀!可見,學生的思維是多么廣闊呀!
我覺得,兒童是活生生的人,具有很大可塑性。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因此,我們的教育起點越早越好,要抓早抓小,更要抓巧。早一天教育,早一天成功。晚一天教育,晚一天成功。抓巧了,兒童成長的速度就快一些。
這種新型的兒童觀促使我在教育整體改革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1991年,我招收了40名5周歲兒童,進行“早期素質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經過兩年多的教育,這個班的學生在數學方面,已初步接受了簡單的數學思想,學會了加減法、乘除法。其他方面也獲得了顯著的成果。
實踐使我認識到,兒童的智力潛能要靠教育者去開發,去培養,去挖掘。作為教育者,要善于開發、培養和挖掘,做到點石成金。
我在學生剛上學時,在開課前安排了幾節數數課:正數、倒數、切入數,翻來覆去地數上幾回。當學生掌握了100以內數的順序,并且能正確迅速地數出來。這樣做數數教學任務是否就算完成了呢?
我又拿出一捆小木棒讓學生繼續學習。我說:“同學們,我們繼續學數數。大家聯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我們數東西時,除了一個一個地數以外,還有什么數法?”
“老師,我知道。吃飯時,我姐姐揀筷子是兩個兩個地數。”一個男生回答。
“說得好!我們使筷子一人使兩根,所以數筷子時也常常兩根兩根地數。”我一邊說一邊拿起兩根小木棒,做了一個數筷子的動作,逗得孩子們咯咯直笑。
我又把小木棒舉起來,“現在我們就把小木棒當筷子,數數共有多少根。”
我兩根兩根地拿著,學生們兩根兩根地數著:2根、4根、6根……100根。還是上節課用的100根。
實際上,我是明教數數,暗教乘除法運算。雖然木棒還是100根,但數法變了,變成了相同加數的運算。那么,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是乘法,乘法的逆運算是除法。這些未來要學習的知識,現在就暗暗滲透,先打下伏筆。
“誰知道,除了一個一個地、兩個兩個地數以外,還有什么數法?”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話音剛落,馬上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我爸爸運磚時是用磚卡子四個四個地數。”
“好,手握磚卡,一卡就是四塊,數起來又快又方便。現在我們就用小木棒當磚卡數一數:4塊、8塊、12塊……100塊。”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三種數法,誰還知道別的數法嗎?”
“我知道!我媽媽賣雞蛋總是五個五個地數。”又一個小姑娘回答。
“好,說得太好了!數雞蛋時一次數五個,真是又快又方便。現在我們就用小木棒當雞蛋,大家一起數數看。”
我做出數雞蛋的樣子和學生們一起數:5個、10個、15個……100個。
“好了。先數到這兒。在數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我神秘地對學生們說:“我們好像越數越快,越數越方便了。”
“誰知道這是為什么呢?我邊問邊舉手示意,又叫學生們把準備好的100根小木棒全拿出來,用剛才的數法數一數,比較一下,想一想。
我這樣做是想讓學生們通過操作,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初步感知和領悟自變量和函數的關系。
不一會兒,許多學生都舉起小手,要求發言。一個女生說:“五個五個地數最快,一個一個地數最慢”。
“為什么呢?”我進一步問。
她答不上,我又叫幾個學生幫助她回答。經過補充回答,大家終于明白了一個一個地數要數100次,二個二個地數要數50次,而五個五個地數只要20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