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自己去找 “ 一滴水 ”
[行為跟進]
師:為了方便人們的學習、生活,每年商家都要發行各種各樣的年歷卡
(課件展示各種年歷)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年歷,并說說是哪幾年的?
師: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期盼著2008年的到來。為了能更好地做好 “ 迎奧 ” 工作,我們有必要提前設計出2008年的年歷。我們也來試試把2008年的年歷提前設計出來,你們有興趣嗎?
制作1月份的日歷
師:上面是一張空白卡,請你先設計出2008年1月份的日歷。在設計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小組討論解決;也可以隨時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生1:2008年1月1日是星期幾?
師:這個問題運用數學知識是可以推算的,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深入研究。現在我先告訴大家,2008年1月1日是星期二。
生2:2008年1月有幾天?
生3:這個問題我們組已經解決。我們通過觀察各張不同的年歷卡,發現1月份都是31天,因此,我們認為2008年的1月也是31天。……
師:回想一下,你們在制作1月份的日歷時,都用了哪些方法?
制作2月份的日歷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發揮各組的學習優勢,制作出2008年2月份的日歷,然后交流匯報。
(交流時針對2月份的天數進行討論,通過各種學習途徑解決難點)
制作3 —— 12月的日歷。
總結:通過制作12個月份的日歷你發現了什么?……
[反思]:
現代教學論認為: “ 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出來 ” 。 “ 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充滿了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 。
這樣的教學設計,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優點:
1、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創造性地學的過程。
讓學生設計制作2008年的日歷,不是*簡單地模仿就可完成的。它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學生在設計制作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學生才能完成設計制作的任務。因此,問題的解決成為了學生的一種需要;而由學生自己發現并解決的問題也更易被學生接受,學生由此學得更為主動。
2、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波利亞曾說過: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學校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自己去探索數學的體驗和利用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能制作出2008年的日歷,學生們有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有的查找資料,有的詢問老師等等;使學生從中學會了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和學習的策略,也培養了學生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3、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2008年的申奧成功是全國人民歡欣鼓舞的大事,選擇這樣一個事件無疑在一開始就給學生打了興奮劑。再讓學生設計2008年的年歷卡,充分體現了 “ 數學來自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 的特色,整整一節課學生始終都保持著積極思考、努力發現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