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數》教學案例與反思
一 背景
新課程理念的春風已刮遍教壇這方熱土,而沐浴在春風里的教師如何面對新教材呢?教材不應成為我們的圣經,教材雖然是重要的教學資源,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我們應結合“情境”(生活環境資源)和“人才”(學生自身的人才資源)來重組包裝教材!坝媒滩慕,不是教教材”,教師對教材要進行創造性的的設計,讓學生學具有生命力的,豐富多彩的教材。讓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最終回歸人才,回歸生活。
二 情景描述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出示課件:CCTV1播放奧運會劉翔奪冠一刻的賽景)同學們,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中華民族值得記憶的時刻,中國運動員劉翔首次在奧運會男子田徑跑道上獲得金牌,它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中國的明天屬于你們,你們準備好迎接明天的挑戰了嗎?
[評析]國情是最鮮活的教學材料,利用奧運會的巨大成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極大的學習積極性。
二) 兒歌體驗
問題1:那么同學們知道“CCTV1”表示什么嗎?經?措娨暤耐瑢W馬上給出答案(學生興高采烈),“ZTV3”“WTO”呢?還有其他的嗎?(生舉例)
師:你們真不錯,知識面這么廣,那誰能告訴我,這些名稱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呢?
生輕松的回答:簡單唄!
師:的確是,語文可以這么做,我們數學也可以,而且更簡單!信不信!聽!
[評析] 教師不是平白給出知識,再現課本,而是以課本為載體,為素材,設置背景,利用字母縮寫能簡明的表示一個名稱,啟發學生思維的遷移:用字母也能表示數,也能讓復雜的數學簡化。
(放錄音)一首學生非常熟悉稚氣的兒歌: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1聲撲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2聲撲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3聲撲通跳下水。
……
錄音放到三只時,有些生就煩了,沒了先前的新鮮感,到五只時,大部分學生都煩了,有些學生叫起來了:老師,這是永遠唱不完的!
師適可而止停放錄音:是啊!它用語文是永遠唱不完的,用數學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把它非常清楚的表達出來!用什么呢!這么大能耐!
由于有了剛才的鋪墊,有些生發現新大陸似的:用字母!
哪位同學能用字母表示這首兒歌呢?
生:n只青蛙,n張嘴,2n只眼睛,4n條腿,n聲撲通跳下水。(齊讀,感受)
生感嘆:真的好簡單!太妙了!
[評析] 以風趣的兒歌作為學生的素材,學生在素材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從中切身體驗數學中的奧妙。看學生學得多么興奮,這樣的素材使靜態的數學以鮮活的面容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知識充滿了生命力,更使學生愛學,會學,善學。
三 回憶體驗
師:其實,用字母表示數,并不是我們剛剛才接觸,在小學就學了很多,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學生馬上回應):
生1: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 ah,,矩形的面積公式s=ab…
生2:運算律:ab=ba, a(b+c)=ab+ac…
師:太棒了,老師還想問一句,這些公式和運算律是怎樣得出的呢?
生:通過大量的事實驗證而得。發現規律,找尋關系。
師:可它們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處呢?
進一步體驗用字母表示數和數量關系的簡明和一般化。
[評析] 用舊知去驗證新知,新知使舊知得到升華,升華了的舊知又進一步鞏固了新知。這就是舊知與新知最完美的結合,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找到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四 簡單應用中體驗(合作學習)
1 ) 師:這個知識大家在數學中成功的找到了它的足跡,那么下面同學們能舉出生活中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嗎?(要求每人至少說出兩例,并在組內交流)
生1:山上有n棵樹,地下有n顆草
生2:一斤橘子1.5元,n斤橘子1.5n元。
生3:我比弟弟多兩歲,我a歲時,我弟弟是(a-2)歲。
…………
2 ) 師:有意義的實際問題可以用字母或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那么字母和字母式子能否賦予一定的意義呢?
請同學們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給下列式子賦予生活的意義(至少兩個以上)
(1) 3x (2)3a+2b
[評析]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使數學學習發生在真實的世界中。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提高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參與程度。給式子賦予生活意義,使學生懂得數學的價值,增長“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模型化思想,培養創新精神。這一過程,,更好的體會字母表示數帶來的方便,感悟特殊到一般,在從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
五 探究中發展體驗(試一試)
請同學們取出課前準備的火柴棒,動手拼一拼以下圖形,并同時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可獨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