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公民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體驗民主生活的美好。
2、培養學生積極的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做有意識的合格小公民。
3、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在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意識和責任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給學校提了很多的建議。我們還可以給我們的班級、生活的社區提建議,因為我們也是國家的公民。(板書:我是小公民)
二、獻出自己的小點子。
我們生活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同學們自己解決了很多的問題。想想我們的班級還存在什么問題?
圍繞同學們熟悉的問題進行討論。
(1)對于經常不遵守紀律的同學,我們怎樣幫助他們改正呢?
(2)對于經常完不成作業的同學,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3)我們怎么做才是團結的表現?
三、點子變成決策
同學們的點子非常好,相信你們的點子會變成重大的決策嗎?不信請看老師這兒有一個故事。(多媒體出示:學生的點子變成重大決策)
這下同學們相信了吧!所以你們要多為我們的班級多出點子,這樣我們才會不斷的進步啊!
四、我為社區提建議
我們為班級想出了很多的點子,我們生活的社區也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比如:環境的污染,隨便到垃圾的現象比較嚴重。課件出示黃思思的調查報告。
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找出問題,并說出自己的點子。然后進行整理,反映給社區的負責人,相信有一天我們的建議會實現的。
五、召開新聞發布會
把自己了解的小公民行動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聽。
1、新聞發布:發表自己的建議,談談活動中的見聞,說說發現的問題,了解的現狀,采取的對策,自己的感受。
2、資料的呈現:現場錄像、相片、采訪稿、調查表格、小論文等形式。
3、參加的人員;邀請老師、校長、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來參加這次的交流匯報活動。
六、作為一個小學生,談談自己學習后的感受。
我們給老師提的建議,老師會不會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