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5課上學路上教案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后莫亂跑。
交通規則記在心, 安全第一要做到。
(2)學生學唱兒歌。
(品德課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的主要源泉,只有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才能喚起學生的共鳴,加深學生的理解,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因為農村孩子與城市小孩的不同,所以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我進行了一定的舍取與更改,更是使用了一些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對其進行教育,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議一議、學一學等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做中學”,相信不光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作用,也會對學生的生活有所幫助。)
(三)、以游戲結束,鞏固升華
1,學生下棋。(可以進行自由組合)
2.下完后,談一談感想。
(此時進行游戲的時候,學生對這些規則和道理已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在玩中,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會到平安、及時到校的注意點,使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
(四)布置作業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制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后小組下棋。
(放學路上與上學路上的注意點基本是一樣的,所以這份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難度不大而又能有所創新,動腦又動手,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趣味性,應該是小朋友所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
三、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1.課件出示課題:5,上學路上
2.課件出示棋譜
3.在棋譜旁出示這三個問題:(1),哪些地方要進?(2),哪些地方要退?(3),哪些地方要停?
4.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后,教師點擊,棋譜上相應的區域便會有不同的底色。(分別是紅、黃、藍)
5.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則(每組有3-4張圖。在路上玩耍:在商場門口玩,在地上玩彈珠,在馬路上追逐小動物,邊走邊玩溜溜球等;買零食:到小攤上或店里買;不遵守交通規則:走在機動車道,走在馬路中央,走在路的左邊,橫穿馬路,追逐車輛等)
6. 課件出示本鎮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新課標第一網
7.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 馬路不是游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 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后左右注意看, 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 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后莫亂跑。
交通規則記在心, 安全第一要做到。
8.課件出示作業:小組合作制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后小組下棋。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考慮到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我有了一定的取舍,同時,由于我將本課設計成了一個活動內容——下棋,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切實做到在“玩中學”,我將本課的教學時間設為一課時,因而,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教學環節比較緊湊,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節奏的把握。應注意評價語、評價手段的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取教學無死角。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生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等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并適時給予引導,同時,還要善于誘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與指點,形成一種良好的團結合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