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居家生活講節約》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三年上學期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居家生活講節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道節約是尊重勞動和勞動成果,是珍惜資源和愛護環境。
2、樂于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
3、能夠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贊成和支持勤儉節約的具體做法。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浪費的危害,想出生活中節約的金點子。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學生制作的小工藝品和生活用品、廢品制成的獎品
課前準備:1、布置學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種浪費現象。
2、學生利用廢品制作各種小工藝品和生活用品。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情景 導入,引起思維的碰撞。
播放錄像:學生身邊浪費的例子。
1、觀看錄像,邊看邊想:有什么話要對她說呢?
2、看完錄像匯報。
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節約意識,但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忽視。這個環節通過拍攝學生身邊浪費的例子,讓他們發表意見,旨在讓學生知道浪費的現象就在自己的身邊,隨處可見,與自己息息相關,引起學生的思考。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二、聯系生活,列舉浪費的現象。
三、分析浪費危害,強化節約的意識。
創設問題情景:在我們平時生活中還有哪些浪費的現象呢?①大家可以打開課本看看書上有哪些浪費的現象,②也可以看老師的提示來說,③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說。
1、提出問題:生活中,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這些行為有什么危害呢?
2、小結:
(1)展示地球上資源有限的圖片,揭示要珍惜資源。
(2)展示勞動者辛苦勞動的畫面,揭示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
(3)展示大手大腳的漫畫,強化浪費行為的可恥。
3、板書課題
1、小組討論:在我們平時生活中還有哪些浪費的現象呢?
2、小組進行交流:生活中各種浪費現象(大概有水、電、糧食、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方面)
學生匯報:浪費行為有什么危害呢?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師必須創設融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的學習。教師為學生提供三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三種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充分體現自主性,也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深度。
引導學生分析浪費的害處,教師通過生動的畫面再次強調浪費既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加重家長的負擔,又不尊重勞動者的勞動,還會使地球上的有限資源越來越少,在層層深入的分析中讓學生知道浪費行為的可恥。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四、自主探究,想出節約的辦法。
教學 環 節
五、創設活動情境,升華節約的主題。
1、提出話題: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節約呢?
2、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是節約呢?
3、總結:出示豆博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