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黃土高原
第三課 黃土高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黃土高原的范圍,成因及黃土高原的主要地形特征。
2、使學生初步了解黃土高原上人們居住的特點
3、 使學生知道黃土高原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和豐富的煤炭資源。
4、使學生知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黃土高原的范圍,了解人民居住的特點,知道主要農作物和礦產資源。
教學難點:
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查找地圖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知道黃土高原的成因、范圍、初步了解人民居住特點。
教學重點:使其知道黃土高原的成因及主要地形特征及人民的生活情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為什么說我們是炎黃子孫?師講述此傳說。揭題:黃土高原
二、出示地圖
生合作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圍。
秦嶺以北 山西 陜西 甘肅等省
三、結合高原地理位置和書中內容,請學生講一講黃土高原的形成
出示黃土高原的地貌,生描述有什么特點
選看 近看
四、觀察地圖、根據你所學有關知識
小組研究
黃土高原氣候特點,高原有什么問題不易解決,人們又是怎么樣適應此環境進行生活的
生自由發言,匯報所學內容
五、結合讀一讀,了解傳統的民居窯洞
特點:省共省料 冬暖夏涼
對學生進行革命歷史教育和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教育。
六、質疑
全班合作,共同解疑
作業:
出謀劃策,在黃土高原上如何進行生產生活?
板書設計:
黃土高原
一、風沙的“杰作”
1、 范圍:秦嶺以北,山西、陜西、甘肅
2、 成因:風沙沉積
3、 地形特點:存在問題
二、窯洞風情
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知道黃土高原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和豐富的煤炭資源。
2、 使學生知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狀況以及治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黃土高原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和豐富的礦產資源。
教學難點:
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你對黃土高原知道多少?
二、個人匯報
根據你所了解的情況,你覺得黃土高原上的人們是怎么樣進行農業生產的?
讀書并結合收集資料看一看是否如大家所想的
再次匯報
陡坡 坡緩
種糧 種樹
談一談調整了農業策略有什么好處?
保持水土,防止流失,給人們帶來財富
三、寶娃的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
你怎樣理解煤海的?
從那些地方你可以看出
陜西、山西、占全國煤儲量的80%
查找:黃土高原地區由那些大煤礦。
提出論點:
這么多的煤我們可不可以隨便使用,隨意浪費呢?
討論、交流、匯報
四、小結:
黃土高原是我國廣闊大地的一部分,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去收集資料,并介紹給大家。
五、板書:
黃土高原
一、因地制宜,保持水土
二、煤海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糧食
大同、神府、陽泉、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