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新年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人民過新年的多種方式,初步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風俗;
2.知道我國少數民族也有各自豐富多彩的新年慶祝活動,要尊重少數民族的各種風俗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中華民族把農歷的正月初一作為新年的第一天,這一天也叫春節。
2.說說你以往過新年的心情。
二、新年的風俗
1.觀看過春節的視頻資料:
2.說說你和你家人春節里的各種活動
春節前夕:打掃衛生、采購年貨、貼春聯(福)等
大年三十:吃年夜飯(全家團聚)、守歲(看“春節聯歡會”)、放鞭炮(驅邪)等
大年初一:穿新衣、吃湯圓、給老人拜年、走親訪友、拿壓歲錢等
3.各地過新年的方式都一樣嗎?
地域不同:如南北不同(北方人包餃子、舞龍、剪窗花等)
民族不同:藏歷新年
海外華僑:
4.新年風俗的變化:
吃穿的變化:
城市中心城區不燃放煙花炮竹等
5.人們為什么要用各種方式,隆重地慶祝新年?
重視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傳統,增強民族的凝聚力,也是愛國、愛家的表現,是對未來的祝愿。
三、迎接新年:
1.收集有關各民族的新年風俗。
2.記錄今年過新年的有意義的事。
四、總結:
1.要過一個有意義的新年。
2.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學習評價:
1.是否對我國各地新年表示出興趣。
2.是否收集有關春節的資料并進行交流。
3.春節里是否遵守有關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