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單元 我國的旅游勝地
第十三單元 我國的旅游勝地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使學生知道我國的一些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和旅游勝地。
2、 使學生知道我國一些著名的文化古跡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對人類文明有巨大的影響,是全人類的寶貴遺產。
3、 使學生了解我國一些著名的旅游勝地的簡單情況。
過程方法:
通過學生對知識的補充收集,整理匯報,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思想教育。
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珍視祖國文化古跡、保護文物的意識,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
知道一些名勝古跡、旅游勝地。知道名勝古跡的來歷,了解旅游勝地的基本情況。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珍視古跡遺產,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培養學生愛護文物古跡、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題:第一課 《長城和故宮》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長城是舉世聞名的歷史宏偉建筑奇跡,體現了我國古代工程技術成就;知道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力,是一座輝煌的建筑群。
2、技能目標:能在《中國地圖》上指出長城和故宮的位置、及長城的起止點,培養閱讀使用地圖的能力;能介紹相關的長城和故宮知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能根據同學的介紹補充知識,培養傾聽能力。
3、情感目標:我國有舉世聞名的長城和故宮,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值得驕傲自豪的。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為我們留下這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珍惜保護。
教學重點:人類工程的奇跡——長城。
教學難點:長城和故宮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被稱為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山河壯麗,被稱為美麗神奇的東方國度。這些令人向往的歷史遺跡和名山大川,吸引著中外游客,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旅游勝地。今天就開始學習第十三單元——我國的旅游勝地。
二、新授:
(一)人類工程的奇跡
1、進入情境,提出問題:
(1)引導介紹:來中國旅游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想想他們看到雄偉的長城時,會說什么?
(真長啊!太壯觀啦!了不起!)
(2)引導質疑:第一次看到長城的人隨后會問導游一些什么問題?
(長城有多長?長城是什么時候建的?怎么建的?為什么要筑長城?)
(3)小結:人們最想知道長城的長度,修筑的時間,修筑方法和它的用途
(4)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商討:能解答哪個問題,怎樣解答更清楚。
學生以“小導游”身份介紹長城。
2、解答疑問,匯報成果
(1)長度
1 學生介紹:長城長度
(長城位于我國北方,西起甘肅省嘉峪關,東至遼寧省的鴨綠江,全長一萬多華里,5000多千米,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學生介紹:修筑時間
(春秋戰國時期,即多年前,各諸侯國在自己的管轄境內修筑城墻,秦、趙、燕在北方修筑了長城。秦統一六國后,在三國長城的基礎上繼續修建,形成萬里長城。秦以后,歷代都修過長城。現在我們見到的長城大多是明朝時修建的。長城的修建歷時一千多年,清朝以前從未停歇,是世界上建筑時間最久的人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