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出行的學問教案
人教新課標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四單元 尋路和行路
3.出行的學問
學情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的年齡在九到十歲左右,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思維,有著極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
該年段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掌握一定的社會生活技能成為迫切的需要。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學習活動中去。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生認識平面圖和路線圖之后,所以對于利用交通圖選擇簡單的出行路線應該難度不大,看站牌對于三年級小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再加上還要落實如何問路和如何乘車這兩個教學目標,所以知識點顯得有點多,容量比較大,學生掌握起來有點困難。因此,課堂的合理設計要突破重難點,既要讓學生自己掌握這些出行的學問、又要讓學生樂于去運用這些學問。
教學目標
1.能利用交通圖選擇簡單的出行路線,學會看站牌,學會問路。
2.知道乘車時要注意安全,講文明。
3.知道問路的禮貌和要注意的事項。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會看站牌,學會問路。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教師準備簡易站牌、交通圖發給每個組。
3.錄制一個公共汽車自動報站語音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同學們平時外出過嗎?如果外出,你不知道路,怎么辦?
(學生可能會回答:看交通圖、看站牌、問路)
老師揭示課題:你們說的其實就是出行的學問。(板書課題)
2.暑假里,老師到北京師范大學學習了10天,住在北師大附近的明光村,我抽空乘坐公交車去參觀了中國科技館,就用到了你們剛才所說的這些出行的學問。接下來,我想請大家來嘗試運用這些學問,去科技館走一走。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學習出行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學習看站牌,學會問路。
1.北京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地方,多虧了這張交通圖,(出示交通圖)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2.同學們請看,這張交通圖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我所在的地點是明光橋、目的地是中國科技館,有21、387、702路公交汽車可以到達、)相機板書21、387、702
3.確定了路線后,我便去車站乘車。來到車站,我果然看到21路、387路兩路公共汽車的站牌,乘坐這兩路車真的能到科技館嗎?這時我該怎么辦?(看站牌)
4.(出示站牌,馬路左邊的21路和387路同時出示),怎樣看站牌呢?站牌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板書:起始站、終點站、所在地)
(重點強調箭頭的作用:指示方向。認識箭頭的重要性。)
5.孩子們,這兩路車能到達科技館嗎?你有沒有什么疑惑?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這個站牌上并沒有科技館站,怎么辦?
(引導學生看交通圖推測到達科技館的站名。)
6.出示另一側站牌,說說起始站、終點站、所在地。同學們,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和馬路對面站牌上的站名相同,方向相反)
7.師生表演問路(相機指導:問路時要注意禮貌及問路時表達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