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中秋月》教學設計
學生談觀后感
師介紹有關人類探月的歷史及中國正在進行的探月活動。
(3)(3)師:月球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課后你可以通過網絡、書籍、觀測等方法展開科學探索,希望不遠的將來你能成為中國登月第一人,在月球上插上五星紅旗?(培養科學意識,滲透登月知識等。)
【設計意圖: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型的課程,在這一環節中就體現出了品德與科學常識的結合。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月球相關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意識,產生學習動力。】
活動三:分享快樂送祝福
1、頌古詩,贊月亮
你知道哪些關于明月的詩句呢?
【這個設計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由“月”生成的文化。】
2、送祝福,想親人
在我們歡聚一堂,共渡佳節時還有很多人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你知道有哪些人呢?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呢?
3、思中國臺灣,盼回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盼團圓,國也盼團圓。中國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在這個團圓的日子里,有許多臺灣同胞在深切的思念著大陸的親人。讓我們一起衷心祝愿:家家都幸福,祖國大團圓。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提出: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兒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學會珍惜全家團圓的幸福生活。同時也要學會關心他人。激發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祖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