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通過控制變量來探究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
2.讓學生了解“觀察——發現——推測——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
3.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啟發他們在課外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教學準備]:
l、師:塑料水槽a和b兩只,分別盛清水和鹽水;馬鈴薯若干;一個杯子、兩個帶提環的杯子、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混合液體、一杯鹽、一杯糖、筷子、藥勺;cai課件。
2、生:塑料水槽a和b、大小兩個馬鈴薯;蠟燭兩根、試管夾兩個、鐵片兩片、火柴一盒、滴管兩只;有提環的塑料杯兩只、一個杯子、平衡木一個;一杯水、一杯鹽、藥勺、筷子等。
[教學活動過程]:
一、觀察馬鈴薯沉和浮的現象,發現并提出問題。
1.談話:馬鈴薯放入水中是沉還是浮?[出示課件顯示課題: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兩個馬鈴薯分別在兩個不同水槽中的沉浮。
3.匯報實驗現象:[出示課件展示現象]
4.談話: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二、探究馬鈴薯沉和浮的原因。
(一)、研討馬鈴薯的沉浮與鹽水和水有關。
1、推測:為什么馬鈴薯在a水槽中全都上浮,在b水槽中全都下沉,你認為這種現象與什么有關?
2、談話:你能想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個水槽中的液體是不一樣的?
3、分組實驗。
4、匯報現象。
5、討論:從留下的痕跡看,兩種水一樣嗎?能使馬鈴薯上浮的可能是什么水?
6、小結: a 水槽中的水是老師溶入了大量的鹽而制成的,所以這兩種液體不一樣。a水槽中裝的是鹽水,b水槽中裝的是清水。[出示課件: a:鹽水 b:水]
7、分組實驗:每個小組給你們一杯水、鹽、藥勺、筷子,往水中加一勺鹽,馬鈴薯能浮起來嗎?
8、談話:你怎樣讓馬鈴薯浮起來?
9、比賽:看那個組的同學最先讓馬鈴薯水中浮起來?
10、討論: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11、小結:馬鈴薯在水中的沉和浮與水中的可溶物的多少有關。
(二)、研討馬鈴薯的沉浮與鹽水和水的重量有關。
1.談話:現在,我將這杯鹽水倒入帶提環的杯中,然后從水槽中取同樣多的水放入另一個杯子中,請你掂一掂、稱一稱,看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2.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討論:根據這個現象你能告訴我為什么馬鈴薯在鹽水中上浮,在清水中下沉嗎?
5.小結:馬鈴薯在鹽水中能浮起來,是因為鹽水比清水重。[出示課件:鹽水重于水]鹽水重它的浮力大,清水輕它的浮力小。
(三)、研討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關。
1.談話:老師這里有一個馬鈴薯,一杯水,你還能想出什么辦法讓馬鈴薯浮起來?
2.演示實驗:往水中加糖,讓馬鈴薯浮起來。
3.談話:是的,往水中加鹽、加糖,這些物體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使溶液變得比水重,這說明物體的沉浮與液體中的可溶物有關。
4.討論:我這里有一杯油、一杯蜂蜜,將馬鈴薯放進去,馬鈴薯會浮起來嗎?為什么?
5.驗證實驗。
6.[出示混合液體]討論:將馬鈴薯放入混合液體中,馬鈴薯會怎樣?
7.[出示課件]討論:銅在水銀中可以浮起來嗎?
8.討論: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出示課件: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關系。]
9.[出示課件資料]閱讀:《淹不死人的湖》。
9.討論:死海的秘密是什么?
三、思考:如何讓鵪鶉蛋在水中自由浮起來又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