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溶解的快與慢》學案
一、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與慢》是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內容。通過前幾節有關食鹽溶解的課以及平時的經驗,學生們對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旨在通過攪拌和水溫等條件改變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對比實驗,從而啟發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事物。教材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1.攪拌對于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 2.水溫對于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 3.研究水果糖溶解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攪拌、用熱水、把要溶解的物體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對比實驗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了解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四、教學難點:感受對比實驗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驗中的變量與不變量的控制問題。
五、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
1、燒杯、攪拌棒、水槽、冷水、熱水、食鹽、糖塊;
2、多媒體課件。
六、教法與學法指導:
教學方法:讓學生經歷“問題——猜測——驗證——證實”的過程與方法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科學實驗意識;指導學科實驗的嚴謹性,提高綜合分析、運用能力。
學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四人小組討論,經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得出科學結論。
七、教學流程:
(一) 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溶解”,現在你們能說說哪些物質在水中能溶解?這節課我們研究溶解的快與慢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景,引導探究:哪一個溶解的快些?
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食鹽溶解的快些?假設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2、你們準備怎樣證明自己的假設?指導各組制定研究計劃(假設,實驗方法,實驗器材,實驗步驟)。
3、討論怎樣做“攪拌與不攪拌” “加熱水和加冷水”的對比實驗。
4、學生做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觀察實驗結果并討論:
(1)哪一杯中的食鹽溶解得更快一些?
(2)攪拌能加快物質的溶解嗎?
(3)溫度能夠影響物質的溶解嗎?
(4)如果水的溫度再高一些,食鹽的溶解能更快嗎?
6、填寫“溶解快與慢的比較記錄表”。
7、小結:攪拌和溫度對溶解有影響。
(三)、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把一塊方糖放入水中,怎樣才能加快溶解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2、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假設并說明理由。
3、擬定實驗步驟
4、學生分組做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先填上實驗報告單,然后材料員根據實驗報告單領取材料。根據實驗提示,進行實驗。)
5、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四)、吃糖比賽游戲,匯報比賽結果。
(五)、課外拓展
怎樣加快洗衣粉的溶解呢?課后請做實驗試試。
板書設計
溶解的快與慢
是否攪拌
加快溶解的方法 水的溫度
顆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