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物理教學多一點人文關懷
5、體味物理之美
其實物理學并不象有的學生想的那樣枯燥、單調,而是蘊含著豐富的美的內容。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最一般規律的科學,自然現象是紛繁復雜的,但表面上無序的混亂的現象中包含著有序的規律。有序的諸多形式中,簡單的、和諧的、統一的、對稱的序,更能使研究和學習、應用物理的人感到振奮和滿足,因此簡單、和諧、統一、對稱就成為物理美的主要形式。在物理教學中有意識的展示物理之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物理內涵的領悟。如當地上機械運動的萬物,茫茫宇宙中的無數繁星,這天上、人間的無數事物居然被統一在F=m a 這樣一個如此簡潔的式子中,有誰不會被牛頓力學的簡單、和諧、統一之美所折服、所震撼呢?再如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等等無不使人感受到物質世界的相互聯系、和諧、統一之美。一旦學生領悟到物理內在的美,就會在學習物理和解決物理問題中,主動的去探索、去發現,并樂此不疲,并在此過程中體會和享受物理之美、享受發現和成功帶來的愉悅、快感和滿足,達到這一境界,學生的學習動力、探索精神已被激發,而且是無窮無盡的。
6、物理學史的啟示
中學物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物理學史的內容,但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忽略了它們的存在。實際上這些內容是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完善認知結構、開闊視野、培養素質的必不可少的絕好教材。物理學史是人類對自然界中各種物理現象的認識史,它研究物理學發生、發展的規律。讓學生了解物理學中基本概念、規律和理論的萌發、演變過程,可以加深對它們的理解。同時介紹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物理思想、物理認識觀、物理研究方法、物理史實和物理學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能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乃至科學倫理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師有必要把物理學的發展、物理學家的生平及科學理論演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等方面的知識介紹給學生。例如就高中物理范圍內講,物理學史上有4次影響深遠的統一:第一次是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建立確立了天上和地上的物體遵循相同的規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第二次是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實現了電和磁的統一。第三次是人們在確認了光是某一頻率的電磁波后實現了電磁波和光的統一。第四次是愛因斯坦的光子說和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的提出實現了波和粒子的統一。每一次的統一都是科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應讓學生了解這些統一的歷史過程和內在聯系。
7、學會學習,學會探究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科技知識急劇增加,學生將要面臨許許多多需要認識、探討、分析和解決的種種紛繁復雜、形形色色的問題,而且這些幾乎是無限的。學校教育是有限的,物理教育的目的顯然不能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多少物理知識,而更要關懷學生的終身發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維,樂于不斷地獲取新知識和主動探索,善于收集、加工各種信息,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計劃,這些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采用的教學模式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學得主動,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創造性和想象力。問題教學法、探究性教學法、研究性學習等都是我們很好的嘗試。
8、關心科技發展,關懷世界的命運
在最近的百年里,物理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今天的物理學仍在飛速發展,已出現了許多新的領域和全新的物理觀念,仍然是現代前沿科學中最為激勵人心的學科之一。而現行的中學物理從教材到教學模式,相比之下已顯太陳舊了,傳統的教學中把中學物理講的太經典、太絕對、太確定、太線性了。面對一日千里的現代科技,物理教學不能只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昨天,也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今天,更要讓他們去探索物理學的明天。物理教師有必要對物理學的現代進展的各個領域有一個概括的清晰的了解,如超導技術、納米技術、核磁共振、高能物理、航天技術、現代宇宙論等等,然后把它們通俗的引進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來。
物理學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發展,顯示了科學的巨大力量。然而以物理學為代表的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帶來的并不都是如此美好。比如,由于科學技術的不合理的使用,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在不斷惡化,核武器對人類文明造成了毀滅性的威脅,有多少少年兒童沉迷于電子游戲、與網絡同存著多少的電腦黑客、電腦病毒、網上垃圾……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的同時,也讓他們了解人類面臨的困境,喚起他們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共同關懷世界和人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