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散文詩:小雨點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于動作發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別好動。為了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將音樂和圖片、視頻,試聽結合,引導幼兒根據散文詩的內容,用有趣的動作表演出“小雨點”不同可愛、俏皮的形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
2、鼓勵幼兒根據生活經驗仿編散文中的一句話“小雨點落到上,哎呀呀!把當成了滑梯”。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欣賞散文詩優美的意境,表演出小雨點不同的形態。
【難點】仿編“小雨點落到上,哎呀呀!把當成了滑梯”。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看電視,你們要用小眼睛仔細看,用耳朵仔細聽。
1、教師播放下雨的有聲課件,幼兒觀看。
2、教師提問:
(1)你們聽到了什么?(雨聲)雨聲好聽嗎?
師:雨聲淅瀝淅瀝很好聽。
(2)你們看到了什么?(許多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
(3)小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讓幼兒學做下雨的樣子)
師: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落下來。
師: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做下雨的樣子吧。
環節說明:通過欣賞下雨的視頻,引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了解下雨了,下雨時的情景和雨聲,為下一步學習散文詩做鋪墊
(二)教師朗誦,欣賞散文。
1、朗誦散文,幼兒欣賞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一點一點的,真可愛。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好聽的散文詩,名字就叫《小雨點》,我們來聽聽看小雨點都落到了哪里?
師:誰來說一說小雨點還落到了哪里?(樹葉上、屋頂上、雨傘上)
(教師根據幼兒的答案出示圖片并讓幼兒用手做樹葉、屋頂、雨傘)
師:小雨點落到了屋頂上,讓我們用手來做一個屋頂吧。
師:小雨點落到了樹葉上,那用手樹葉怎么做呢?
師:小雨點落到雨傘上,讓我們用手來做一把雨傘。
師:小雨點可真頑皮,一會兒落到樹葉上、一會兒落到屋頂上、一會兒落到雨傘上。
環節說明:初次欣賞散文詩,讓幼兒對散文詩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通過欣賞散文詩幼兒知道了小雨點都落在了什么地方,也用不同的動作表演了“屋頂、樹葉、雨傘”充分激起了孩子學習探索的欲望。
2、再次朗誦散文,幼兒再次欣賞。
師:小朋友們聽的都很認真,再讓我們來聽一聽吧,來聽聽小雨點落在了屋頂上、樹葉上、雨傘上后,把他們當成了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并讓幼兒學說小雨點落到上,哎呀呀!把當成了滑梯”)
師:小雨點落到了屋頂上,那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應該怎么說呢?
師: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小雨點落到屋頂上,哎呀呀!把屋頂當成了滑梯。
師:現在一邊做動作一邊來說吧。
師:小雨點落到樹葉上用一句好聽的話應該怎么說呢?(教師請幼兒來說一說)
師: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并用好看的動作來表演“小雨點落到樹葉上,哎呀呀!吧樹葉當成了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