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點幼兒園教案(精選5篇)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篇1
教育作用:
1、學習用象聲詞模仿雨聲,體驗下雨的快樂。
2、練習畫粗線和細線分別表示大雨和小雨。
3、聽到信號能快速反應。
材料與場地:
1、下雨聲音的磁帶,每個寶寶一張畫紙(紙上畫有背景圖),一盒油畫棒。
2、空礦泉水瓶,小盆,小勺數量與寶寶人數相等,黃豆,彩色皺紋紙若干,節奏歡快的音樂。
3、軟質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1、問候時光:
A、教師讓一個小寶寶到口袋里摸出一張圖片并說說其名稱。教師說:“我是小兔,我能到家來做客嗎?”寶寶:“寶寶歡迎你。”
B、寶寶回答后,教師把卡片送給寶寶以示鼓勵。
C、游戲繼續,直到每個寶寶都上來摸過卡片介紹自己。
2、運動時光:響鈴操(第四節)
寶寶能跟著節奏,模仿老師做第四節操。
3、快樂時光:
(1)兒歌《小雨點》。
小雨點,小雨點,
你從哪里來?
滴答,滴答,
天上落下來。
A、播放“下雨”的磁帶,引導寶寶傾聽,鼓勵寶寶們模仿下雨的聲音,體驗說象聲詞的快樂。教師引導寶寶用身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B、圍繞兒歌內容簡單提問后,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在教師的暗示下,寶寶以較慢的速度,輕聲地跟著教師一起念兒歌。
C、寶寶與爸爸媽媽邊表演邊念兒歌。
(2)繪畫:大雨和小雨。
A、教師示范蠟筆橫涂表現大雨,蠟筆豎畫表現小雨。
B、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家長:請爸爸媽媽注意糾正寶寶的握筆姿勢。活動結束,請家長和寶寶一起協助老師收歸用具。
教師及時肯定寶寶繪制的作品,并引導寶寶們相互欣賞作品。
4、涂涂畫畫:會唱歌的五彩瓶。
(1)教師出示裝有黃豆的五彩瓶吸引寶寶:“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像不像剛才下雨的嘩嘩沙沙聲?”
(2)教師示范講解制作五彩瓶。
A、將彩紙撕成細長條,輕輕放入瓶中,邊撕邊放,直到彩紙用完為止。
B、教師示范用勺子將黃豆舀入瓶內,一邊舀一邊提示寶寶:“瓶口很小,舀的時候,要對準瓶口,小心不要舀到外面,寶寶也可以把黃豆捏到瓶子里。”
(3)寶寶動手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提示家長:不要急于幫忙,在耐心地讓寶寶獨立地撕和舀,在舀的過程中,提醒寶寶小心,不要把豆子灑落在桌上。
家長和寶寶與教師一同收拾好活動室。
5、開開心心:
(1)播放歡快的音樂,教師帶著寶寶用自己制作的五彩瓶有節奏地敲擊肩、腿、腳等身體部位。
(2)引導寶寶隨著舒緩的音樂把五彩瓶放在地上滾一滾,拿在手上搓一搓。
(3)游戲“保齡球”
教師示范將軟質球滾向五彩瓶,將其擊倒。然后寶寶分三組按順序一個接著一個玩。請家長鼓勵寶寶大膽滾球,并將擊倒的五彩瓶放正,以便下次再玩。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并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小雨,花,魚,苗之間的關愛之情2,能借助律動熟悉歌曲旋律,利用圖畫記憶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活動準備
1,教師根據歌曲旋律自編律動,教會幼兒。
2,彩色粉筆,雨點首飾,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練聲,引出活動主題。
(1)放歌曲《小小雨點》伴奏帶,幼兒跟教師做律動。
(2)教師彈琴,幼兒練唱聲曲《大雨小雨》。
(3)由練聲曲《大雨小雨》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嘩啦啦的大雨,下的.太猛,花草樹木,小動物都很害怕;而沙沙沙的小雨,輕輕地落下來,花呀樹呀都很喜歡,還有小動物快樂的跟小雨點做游戲呢!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歌名就叫《小小雨點》
2,教師幫助幼兒學習新歌。
(1)放歌曲錄音,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內容。
提問:這首歌唱了些什么?
(2)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并根據大意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圖(3)帶領幼兒看圖有節奏的念第一段歌詞(4)教師指圖,幼兒小聲跟唱,第一段唱時注意"落在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這句的強拍和弱拍。
(5)繼續用"畫圖法"和"整段帶唱法"教唱歌詞二,三兩段,畫出圖二,圖三。
(6)啟發幼兒根據圖示,找出三段中重復出現的歌詞(7)完整演唱歌曲。幼兒可以根據圖示記憶歌詞。
(8)引導幼兒處理歌曲:"沙沙"要唱的輕而有彈性,"樂得……"要唱出喜悅感。
3,幼兒邊唱邊分角色表演,進一步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愉悅情緒。
(1)請幾名幼兒帶上首飾扮演"小雨點",其余幼兒圍成三圈分別扮演"花,魚,苗"。
(2)放歌曲錄音,"小雨點"做自由灑落狀,圈上的幼兒根據歌詞內容依次表演花,魚,苗。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雨鈴鐺》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雨”這一主題,激發、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感受大自然的美,知道一些雨方面的知識,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本篇課文語言清新優美、生動活潑,充滿了情趣,是一篇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學生語言,訓練學生語感能力,獲得初步情感體驗的好課文。學生可以通過朗讀和背誦詩歌,進一步體會到詩歌的韻律美。
設計理念:
在識字教學中創設多種情境,開展多種活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愿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識字效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實踐達到通讀課文的目的。結合學生的學習經驗,激發想象,鼓勵求異探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3個生字,會寫7個字,能按筆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使學生在情境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
3、能夠想象春景,續編兒歌,體會兒歌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運用形象有趣的識字方法,認識13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
想象春景,體會兒歌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學習法、游戲法
教學策略:
分角色朗讀、談話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鈴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學寫生字“雨”。
1、小朋友們,黃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嗎?(想)
2、那請小朋友們,閉上你的小眼睛。{教師搖鈴鐺}
3、睜開眼睛,聽出來了嗎,是什么禮物呀?(生齊答:鈴鐺)
4、真行,一下子就猜到了。好,我想請你們來摸一摸它,誰來?誰還想模?
5、誰能說一說這個鈴鐺是什么做的呀?(預設:鐵、金屬)
6、,因為鈴鐺大多是銅或鐵等金屬做的,所以啊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偏旁,金字旁。現在看老師在黑板板書{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鈴鐺”}
7、請個小朋友把這個詞讀給我們聽一聽。
a(如果對):真好,鈴字的后鼻韻讀得很標準!(板書líng)鐺在這兒讀輕聲(板書dang)。你再給大家讀讀好嗎?(生讀:鈴鐺)太好了。一起讀讀!(齊讀)
b(如果不對)老師加上拼音之后,你會讀得更準確,再來試試。(生讀)太好了,后鼻韻和輕聲都讀得很到位。誰再讀讀?(再指名讀)一起來讀讀。(全班齊讀)
8、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見一種更美麗的鈴鐺,它可不是金屬做的,它是雨做的。
小手指(請準備),跟老師一起寫寫“雨”這個字。(教師一邊板書一邊說:一筆橫不能太長,二筆豎,三筆橫折鉤一定要鉤起來,四筆豎像筆直的墻,滴答滴答滴答滴答,4顆小水珠從房檐上落了下來,被風一吹都往哪兒傾斜啦?(生:右邊)記住它的方向啊。
在寫這個字時哪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呀?(指名說:四個點不能太長,中間一豎在豎中線上,先寫中間一豎再寫最后四個點,四個點的順序是先左邊后右邊)
請同學們拿出《生字書寫本》,在本子上先描一個,再寫一個“雨”字。
9、把這個字送到詞語里去,全班一起齊讀課題——雨鈴鐺。
10、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哦,你們的問題都在問雨鈴鐺究竟是什么樣的。{教師一邊讀一邊板書“?”}
11、{教師播放視頻及雨聲}
細細的春雨落在房檐上,滴答滴答越聚越多,化成了一粒粒小水珠落了下來,你們聽它的聲音多像鈴鐺,所以啊我們的詩人就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雨鈴鐺。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你們想讀一讀這好聽的兒歌嗎?(想)
2、在讀之前考考大家,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問老師、讀拼音、問同學)
你們知道的識字方法真不少,真是聰明的孩子。
3、學生自讀
請快速打開課文57頁,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上你喜歡的辦法解決它,和生字寶寶交上好朋友,開始把。
4、教師范讀
這篇課文老師很喜歡,很想讀給同學們聽一聽,你們想聽嗎?(想)
好,認真聽,如果聽到你不認識的字聽清并記住它的讀音做好指讀的準備。
5、全班齊讀
看到小朋友都聽的很認真,那現在全班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雨鈴鐺》起——
6、認讀生詞
(1)詞語寶寶看到大家讀的這么認真,它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你們做游戲,想不想和它們玩呀?(生:想)
(2)這些詞語寶寶在小鈴鐺的上面,請一位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把鈴鐺摘下了。(指名)小老師讀1遍你們讀2遍。
(招呼:“呼”輕聲)
(3)小朋友們真厲害,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每個詞讀2遍。
7、學習生字
(1)詞語難不住你們,生字寶寶你們也一定能讀好,生字寶寶變成了小雨點從空中落了下來,誰讀對了老師就把可愛的小雨點送給他,好嗎?(指名讀)
(2)現在,我們開火車讀。
其他小朋友認真聽,看看這列小火車開的怎么樣,開的好不好。火車火車開哪里?
(3)生字寶寶和小朋友們玩了好久,該回家了,請小朋友們每個字讀2遍,把它們送回家把。
8、再讀課文
生字寶寶們回到課文中,還認識它們嗎?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如果你的同桌讀的好,請你畫一朵小紅花送給他。
9、推薦同桌讀
(1)哪些小朋友獲得了小紅花,驕傲的舉起你們的小手?
(2)咱們班的小朋友真棒!沒有得到小紅花的也不要灰心,下次你一定能得到。
(3)誰覺得自己的同桌讀的不錯,想推薦他把課文讀給大家。
能說說為什么推薦他?
既然你的同桌如此相信你,那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嘛?(指名,再指名)
(4)全班同學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入情入鏡,熟讀背誦。
1、學習第一句
(1)孩子們,春姑娘來了,帶來了陣陣春雨。那同學們這場春雨是大雨還是細雨呢?
(2)你怎么知道的是細雨的?/你從哪個詞知道的?(沙沙響)
(3)是啊,“沙沙響”(貼詞卡)表示的是春雨的聲音,細雨灑在房檐上的聲音,那我們讀的時候應該怎樣讀?(輕輕的)
你來試一試,誰能讀的更好?
(4)春雨輕輕的,細細的,女生們來讀一讀,這句話 (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房檐上)
(5)春雨輕輕的下著,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下春姑娘輕輕的腳步。讀——
2、學習第二句
(1)春雨輕輕的下著,淋濕了房檐,可房檐到底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自己快速讀讀第二句話,配合插圖,答案一定回出現。
(2)誰找到了房檐在哪兒,能上臺來貼一貼。(貼對了老師標紅)
(3)他貼對了嗎?把掌聲送給他。
(4)哦,這就是房檐(ppt圖片)
房檐掛上了一串串的——水珠。春風吹來,有一串小水珠落在了我的手上,誰能把它掛在房檐上?(請生掛)
(5)他掛對了嗎?(對了)掛就是由上往下的懸在空中,伸出你們的小手,春姑娘送給了你們每人三顆小水珠,我們一邊讀這句詩一邊把它掛在房檐上吧。(師生共同做動作,一邊動作一邊讀)。
(6)房檐上掛滿了一串串水珠就像小鈴鐺一樣,男同學來讀一遍。
3、學習第三句
(1)師:在課文里還有一種聲音,你找到了嗎?指名回答。(丁零當啷)
(2)聽!丁零當啷的雨滴聲和聲音很像?(鈴鐺)
{師出示鈴鐺并搖一搖}聽!鈴鐺發出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提醒學生把丁零當啷讀得清脆、響亮)好的,那一陣春風吹來,小鈴鐺唱起歌來了,誰來讀一讀這句。(指名)
(4)好的,又清脆有好聽,全班再一起讀一讀。(齊讀)
4、品讀第四句。
(1)你們好聽的聲音把誰招呼來了?(指名回答:小燕子)。
(2)春雨在招呼小燕子干什么?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3)孩子們,誰能和黃老師打打招呼嗎?
(4)哦,你打招呼用上了手,用上了口。所以招呼,招字是提手旁,呼字是口字旁。以后小朋友們和別人打招呼也記得要用上手和口。
(5)想一想,春雨會如何和小燕子打招呼呢?它會說些什么?誰也想試一試?
(6)是的,那讓我們變成春雨,一起熱情的招呼去小燕子吧,起——
(7)讓我們讀的再活潑熱情一些,不然小燕子課聽不見,起——
5、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春姑娘帶來了春雨,送來了美麗的雨鈴鐺,讓我們再一次美美的讀讀課文,感受春姑娘的美麗,雨鈴鐺,起——
四、拓展提升,開拓視野。
孩子們,小燕子飛回來了,可是它對雨鈴鐺說,春天只有我回來太寂寞了,請你再去招呼些朋友們,讓他們回來讓春天更美更熱鬧吧。
那你們想想春雨還可以招呼誰呢?它又會怎么和它們打招呼呢?同桌之間討論一下。一會兒我們來說一說。
交流匯報。
果然,在大家的招呼下它都會回來了,春天更加熱鬧美麗了。讓我們再一次讀一讀課文,一邊閱讀一邊想象雨鈴鐺的美麗。起——
五、總結
接下來我們一起去聽聽一首兒歌《下雨沙沙》,一起再次去感受春雨的歡快。(播放下雨啦)
回家記得把這首兒歌分享自己的把把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喜歡上這個神奇的雨鈴鐺,下課。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引導幼兒回憶吧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歌曲情緒。初步學習分角色演唱。
2、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及審美力。
3、培養幼兒正確的歌唱習慣,激發對音樂的興趣。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活動準備:
掛圖三幅、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1、練聲:我學小動物教師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半句,要求聲音干脆。
2、出示圖片,跟著音樂演唱歌曲。看看這幾幅圖片,我們學過一首'小小雨點'的歌曲,還記得嗎?跟著音樂唱一遍。
3、借助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歌詞。歌詞里唱了什么,怎樣唱的?
4、引導幼兒體驗歌詞情緒。下雨了,小花、小魚、小草的心情怎樣?你是它們會怎樣?你們高興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做給做給老師看看,那我們用怎樣的聲音來唱歌呢?
5、教師有表情地范唱第一段。聽聽,老師高興的時候是這樣唱歌的。
6、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歌唱。你們高興的時候是怎樣唱歌的,用怎樣的聲音唱小小雨點,沙沙沙沙沙。
7、引導幼兒分角色歌唱。你們想當誰?(由幼兒自愿擔任角色)老師當小雨點,小雨點落在花園里花朵唱歌;落在魚池里小魚們唱歌;落在田野里小苗唱歌。
8、音樂游戲:我是快樂的歌唱家你們想當誰?找到自己的家。老師當小雨點,落在誰的家誰就邊做動作,邊快樂的歌唱。
9、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教學反思:
雨點:長滿翠竹的庭院下起了蒙蒙細雨,雨珠像珍珠一樣掛滿百合花的`全身,花朵含情脈脈地低垂著頭。牧進以類似清麗抒情小詩的繪畫語言,捕捉到了鮮花的生命。牧進的畫子清高秀麗,翠竹把含情的百合,珍珠般的雨點神似地結合,書寫出一副戀人的愛情之景。
小雨點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搖、張、拔,嘗試仿編詩歌,發散幼兒的想象能力。
3、體驗和感受詩歌獨特的情趣和意境。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PPT;雨聲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音樂,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雨聲)提問:你們喜歡下雨天嗎?
你知道小雨點落下來了,它們都落到哪里去了嗎?今天老師帶來的這首好聽的詩歌,就能告訴你答案。
二、引導幼兒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提問:詩歌的名稱叫什么?詩歌里有誰?(小魚,小花,小苗)
2、出示PPT圖片,請幼兒觀看圖片再次欣賞詩歌。
提問:誰在魚池里?魚兒怎樣了?(理解動詞:搖)誰能用剛剛詩歌里的話來說說看?小魚是怎么做的?誰來模仿一下?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詩歌里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做做看。
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誰來說說看?小苗兒是怎么往上拔的呢?
3、學習詩歌。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詩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詩歌。并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三、學習創編詩歌。
教師:除了小魚,小花,小苗兒,小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引導幼兒大膽、合乎邏輯地想象。讓幼兒自由說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1,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荷花,青蛙的引導。荷花樂的張嘴巴,青蛙樂的叫呱呱,笑哈哈)
2、觀察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句式說話。(小樹樂的往上拔,小鳥樂的叫喳喳)3、與幼兒一起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并完整朗誦一次。
附教材:小班詩歌《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樂得魚兒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樂得花兒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稻田里,樂得苗兒往上拔。
小班:詩歌《小雨點》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樂得魚兒搖尾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樂得花兒張嘴巴。
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稻田里,樂得苗兒往上拔。
小雨點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理解動詞:張、搖、拔。
3、激發幼兒觀察事物的興趣,發展幼兒思想力和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自然景象。
2、錄音機、磁帶、可操作性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猜謎語,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說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水里看不見。(雨)
2、請幼兒欣賞兒歌《小雨點》(放錄音)。
提問:
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噢,小雨點落下來了,我們會聽到什么呀?
它們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圖片,請幼兒再次欣賞兒歌。提問:
花園里有誰?花兒怎樣了?(理解動詞:張)誰在魚池里?魚兒怎樣了?(理解動詞:搖)苗兒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動詞:拔)
4、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完整跟讀兒歌,提示幼兒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誦。
(2)分別以集體、小組形式背誦兒歌。
5、仿編兒歌。
教師:小雨點除了會落在花園、魚池和田野里,它們還會落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揭開公園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2)揭開森林圖片,提問:小雨點,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園用兒歌里的句式說話。
(3)請想想小雨點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怎么樣呢?
引導幼兒大膽、合乎邏輯地想象。
a讓幼兒自由說。
b請幼兒個別說。
(4)引導幼兒將新編的詩句組成新的詩歌內容。
6、教師小結評價幼兒編詩歌的表現,鼓勵幼兒回家后繼續編。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簡單的詩歌,整節課幼兒在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的過程中,能夠較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用簡單的動作表現小雨點以及花園里的花兒、池塘里的小魚、田野里的麥苗的快樂心情,在快樂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春天的喜愛。
1、教師當的語言運用是語言活動的關鍵。
語言活動的本生應該具有生動性、準確性、趣味性,這樣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節課中開始的時候我先讓孩子聽了沙沙沙的春雨聲音,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然后用較為生動的語言,我邊做動作表達,這么美的畫面,我講的仔細,孩子們也聽得認真。
2、恰當的環境和材料,是目標達成的基準。
本節課為了讓孩子在教師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我還準備了豐富的教學圖片資料,幼兒通過觀察畫面探索問題,感知到春天的快樂。在準備圖片材料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大膽不同的想法,我作畫準備的圖片沒有局限于教學內容中,還加入了森林,果園等內容,為了讓孩子更好感知,還準備了“小雨點”。
3、運用多中語言教學策略。
在語言活動的認識方面,我進行的時候加入了游戲“小雨點找朋友”,讓幼兒為小雨點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膽鼓勵幼兒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