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表現手法,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認讀重點詞:辣辣的、咸咸的、酸酸的、甜甜的。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
2、教師準備
大圖書、錄音帶、大字卡(第七頁)、實物若干(橘子、蜜糖、辣椒、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分別請幼兒品嘗橘子、蜜糖、辣椒、食鹽,說說自己的感覺。
二、欣賞感知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一遍。
2、詩歌中哪些東西是有味道的?他們的味道怎么樣?詩歌中是怎樣形容這些味道的?用詩歌中的話說一說。
三、閱讀理解
1、幼兒集體閱讀大圖書。
(1) 幼兒用自己的理解說出詩歌內容,教師出示相應的大字卡,與幼兒一起理解詞匯“酸酸的”、“甜甜的”、“辣辣的”、“咸咸的”,并說一說還有什么東西是辣辣的、咸咸的、酸酸的、甜甜的。
(2) 幫助幼兒理解“流淚后鼻子酸酸的”、“摔跤后屁股辣辣的”意思。
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3) 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大圖書朗誦詩歌。
2、幼兒聽錄音,看小圖書朗誦詩歌。
3、游戲:誰最快。
教師拿出辣椒,幼兒就很快拿出“辣辣的”字卡,拿出橘子,幼兒就很快拿出小字卡“酸酸的”。
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拿得快。
4、討論:
為什么說媽媽的吻是甜甜的?
小結:原來媽媽的愛也是有味道的。
四、創編詩歌
1、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創編詩歌:還有什么東西也是有味道的?能不能把它編到詩歌里?
2、請幼兒將自己創編的詩歌在集體面前朗誦。
五、結束活動
六、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收書,整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