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詩歌《太陽和月亮》
活動目標:
1、仔細看圖,了解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2、掌握詩歌對比的寫法,創編詩歌。
3、認讀重點字詞:太陽、白天、黑夜。
活動準備:大圖書,詩歌影碟。
活動過程:
一、 幼兒觀察大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詩歌內容,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二、理解閱讀
1、放影碟幼兒欣賞詩歌,教師指導閱讀。
(1)詩歌里說到了誰?幼兒回答時教師一一出示小圖片:“太陽”, “月亮”,及相應大字卡“太陽”幫助幼兒記憶。
(2) 詩歌說太陽出來的時候是怎樣的?月亮出來時,又是怎樣的?出示大字卡“白天”、“黑夜”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話說出來。
(3)游戲:白天和黑夜
教師出示字卡與幼兒一起大聲認讀上面的字,然后任取一張,幼兒認讀,是“白天“字卡,幼兒站起來,“黑夜”幼兒做睡覺狀,“太陽”幼兒就雙臂伸直向上。
(4)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中蘊含的動靜結合的韻律。
三、創造活動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想象:太陽出來了,除了小樹、小鳥、小朋友醒來了,還有誰也醒來了?月亮出來了,除了小花、小草、小朋友都睡著了,還有誰也睡著了?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仿編詩歌。
四、 結束活動
好了,今天小朋友又學會了仿編兒歌,今晚你們回去了,也與爸爸媽媽一起仿編好嗎?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做到充分相信幼兒、尊重幼兒,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幼兒,進一步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間的了解更進了一步。在課前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制作教具,并向老教師學習教學方法與經驗,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一直都認真地對待每一個活動環節,并面向每一個幼兒,爭取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得到最大的發展,活動后,我會及時的進行反思,尋找成功和不成功之處,認真總結,以便下次能夠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