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兒歌活動《小鴨找媽 媽》
活動目標:1、幼兒能手口并用,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出相對應的手指動作。
2、通過學習快板讓幼兒感受學習語言的快樂。
3 通過手指游戲來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響板數個,小鴨子輪廓圖(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基本功訓練: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下午好!我是張老師,你們認識我嗎?”
幼兒:“張老師好!”
2、激情引趣
教師拿出一張小鴨子的圖畫,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幼:“小鴨子!”師:“小鴨子怎么叫?”幼:“嘎嘎嘎。”師:“這只小鴨子找不到媽 媽了,小朋友來幫它喊喊媽 媽吧!”(通過此項,讓幼兒準確的說出“嘎嘎”)
3、觀摩感受
師有感情完整地朗誦兒歌。(師邊示范邊做動作,動作要夸張,表情要豐富。)
4、基本課程:
① 教學內容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和幼兒交流。
師:小鴨子最后找到媽 媽了嗎?
幼:找到了。
師:小鴨子在找媽 媽的時候,叫得聲音太小了,它用了什么辦法使自己的聲音變大了?
幼:用喇叭喊。
師:我們來做小鴨子,用小手來當喇叭,喊喊媽 媽。(手做喇叭狀,叫“嘎嘎”)
② 師帶全體幼兒邊說內容,邊表演動作數遍。
③ 師給幼兒分組,進行練習。
④ 老師用響板打節奏給幼兒示范一下(老師要給幼兒講解打響板的姿勢和節奏怎么練習。)
⑤ 老師給每位幼兒發響板進行練習(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5、擴展活動 涂一涂
出示小鴨輪廓圖。師:“小鴨子多可愛呀!我們給它們涂上漂亮的顏色吧!”
兒歌:小鴨找媽 媽
小小鴨,找喇叭,
找到喇叭吹喇叭。
吹著喇叭找媽 媽,
找到媽 媽叫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