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鴨找媽媽幼兒園教案(精選2篇)
小鴨找媽媽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過程:
一、問候時光:
1、接待。
a、教師熱情的接待每一位寶寶:教師與寶寶及他們的爸爸媽媽交流問候。
b、唱歌曲:《找朋友》,穩定孩子情緒。爸爸媽媽握著寶寶手跟著音樂節奏學著拍手,跟著教師一起學唱歌曲。
2、點名游戲。
a、教師主動向幼兒介紹自己的姓名,并向他們問好。
b、教師走到被點到名的幼兒面前,用鈴鼓輕輕拍一拍寶寶的手并熱情的問好。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回答。
二、運動時光:小動物模仿操
1、寶寶欣賞教師做操。
2、寶寶(爸爸媽媽)和教師一起學說操里地兒歌。
三、快樂時光:
1、教師出示圖片,吸引寶寶的注意。
2、故事:《小鴨找媽媽》
a、教師講故事。
b、教師邊操作材料邊再講故事。爸爸媽媽幫助寶寶感受故事的內容,練習故事中人物對話。
c、教師提問幫助寶寶理解故事。爸爸媽媽協助寶寶回答教師的提問。“故事里有誰?小鴨向山羊哥哥說了什么?山羊哥哥是怎樣說的?爸爸媽媽幫助寶寶戴上頭飾與教師一起表演故事。
四、溫馨時光:親子游戲“走圈圈”
1、請媽媽拉著寶寶的手,面向圓圈站好,準備游戲。
2、媽媽跟著教師隨著音樂向逆時針的方向走。
3、走圓圈可與走方框相結合。
4、走時可嘗試變化其他方法:踮起腳尖走,爬著走。
附:故事小鴨找媽媽
小雞和小鴨在河邊玩,但是,小鴨出門時,沒有告訴媽媽。
太陽快落山了,雞媽媽接走了小雞,小鴨的媽媽沒有來接小鴨,小鴨急得哭了起來。
山羊哥哥看見了,說“小鴨你別哭,我幫你找媽媽”。
山羊哥哥把小鴨送回了家,看見鴨媽媽正著急得找小鴨。
小鴨找到了媽媽說“謝謝山羊哥哥”“不用謝!下次你出門去玩,要告訴媽媽一聲。
小鴨找媽媽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對唱形式演唱歌曲。
2、喜歡參與演唱活動,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
3、能夠用樂器進行伴奏。
活動準備:
1、音樂:CD4—8《小小鴨》
2、樂器:舞板人手1個
3、學具:音樂游戲書4—P14、4—P15
4、律動光盤4—5《小小鴨》
活動過程:
一、音樂呼啦圈
1、情景導入
教師:“Teddy在森林里旅行,當他走到一個大大的湖邊,突然聽到了小鴨子們的哭聲。于是急忙走過去詢問,原來是它們和媽媽一起出來游泳,不小心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讓我們一起幫小鴨子們找媽媽吧!”
2、播放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小小鴨》
二、音樂游戲盒
1、教師:“Teddy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要與小鴨子們一起玩對歌游戲,如果媽媽聽到他們唱歌的聲音,就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寶寶了。我們一起來幫小鴨子們一起找媽媽好嗎?”
2、學唱歌曲《小小鴨》
(1)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X X X │ X 0 │ X X X │ X 0 │ X X X │ X 0 │
小小 鴨 , 嘎 ; 扁嘴 巴 , 嘎 ; 水里 游 ,嘎 ;
X X X │ X 0‖
找媽 媽 , 嘎 。
(2)播放音樂,教師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要求: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小鴨子的動作,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做左右搖擺的動作;當念到“嘎”時,雙手做小鴨的嘴狀。
3、歌曲對唱游戲。
(1)師生對唱。教師和幼兒分成兩組,邊演唱邊做動作。教師說唱前半句歌詞,幼兒接“嘎”。幼兒熟練對唱的方法后,教師與幼兒呼喚歌詞繼續游戲。
(2)分組對唱。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對唱游戲。一組幼兒唱前半句,另一組幼兒對唱“嘎”。游戲結束后,兩組幼兒呼喚歌詞繼續游戲。
4、樂器對唱游戲
(1)請幼兒依次將樂器傳遞下去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集體用舞板為音樂伴奏。
(3)樂器對唱。講幼兒分成兩組,引導幼兒分別用兩種演奏方式參與樂器對唱游戲。第一組幼兒一邊唱前半句歌詞一邊用拇指、食指捏舞板的演奏方式為其伴奏;第二組幼兒一邊唱“嘎”一邊用舞板放在手心,另一只手去拍的演奏方式為其伴奏。游戲結束后,兩組幼兒呼喚演奏方法繼續游戲。
(4)引導幼兒有序地將樂器放回去。
5、活動結束
教師:“小朋友們,在大家的熱心幫助下,小鴨子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讓我們一起出去跳舞慶祝他們的相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