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活《大公雞和漏嘴巴》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的小弟弟有沒有讓大公雞找到米粒呢?
2、欣賞故事第二段(價值:將上一環節中總結的好方法編進小弟弟第二次吃飯的故事內容中,同時也是在幫助幼兒鞏固和驗證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現在的小弟弟是怎樣吃飯的呢?
2)他對大公雞說了什么?
師:現在的小弟弟聽了我們的好方法后,吃飯時再也不掉米粒了,變成了好弟弟。
三、回歸生活(價值:大公雞走出文學作品,走進幼兒生活。)
師:“喔喔喔,喔喔喔”咦,是誰來了?
大公雞(出示大公雞圖片和聲音):前幾天,我去其他班級找米粒吃了,找到了好多漏嘴巴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漏嘴巴呀?(不想)一會兒吃中飯的時候我也要來你們這里找找有沒有漏嘴巴,看看誰把飯菜撒在地上了。
延伸:(價值:這是本次生活活動后的實踐驗證環節,借助“大公雞”這一角色,督促幼兒積累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午餐環節,“大公雞”到班級里來尋找掉米粒的漏嘴巴。
2、活動后兩天,拍攝我班幼兒午餐時的視頻,和孩子們一起玩《大公雞找漏嘴巴》的游戲,找找漏嘴巴的小朋友,討論交流更多地進餐好習慣和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