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冊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
教學內容:p67
課 題: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識圖能力,建立空間概念。
3、聯系實際生活,感知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到生活中去,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辨別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二、激發興趣,合作求知
1、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
(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4、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三、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最好,好在哪里?
教學內容:p68
課 題:軸對稱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對稱軸”。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并學會欣賞數學美。
3、學生能剪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重點:認識軸對稱圖,會畫對稱軸。
教學難點:識別軸對稱圖形,建立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這些美麗的圖案吧。
2、出示一些美麗的對稱圖形
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二、小組合作,探究對稱
1、引導觀察圖形
剛才小朋友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報
誰愿意來把你們組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匯報的時候教師盡量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一些不準確的表達無須過分強求,不必刻意糾正。)
3、教學“對稱”
小朋友剛才觀察得非常仔細,發現了這些各式各樣的圖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他們的左右兩邊都是完全一樣的。這種現象在數學上稱為——對稱,這些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教師揭示課題。
4、組織活動——剪一剪
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對稱圖形,老師這里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一些紙張,大家能夠用剪刀試著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