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教案
3.教師出示。
教師任意指圖中的一個數,讓學生回答5來這個數等于多少。例如,教師指 4,要求學生回答“5乘4等于20”。開始練習時,可以全班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再指定學生回答。
4.讓學生做練習八的第1~3題。
(1)做第1題。讓學生先做第一欄,再做第二、三欄。學生做完后,教師可以提問:
“第一欄中兩道題的得數怎樣?”
“第一欄第1道題中的5×2表示幾個5相加?那么5乘2加5表示幾個5相加?”
“第一欄第2道題的5×3表示幾個5相加?”
教師再指出:“從這兩道題可以看出,2個5相加再加1個5和3個5相加的結果是一樣的,那么以后我們就可以利用前一句口訣推想出后一句口訣。接著,再提問:
“第二欄中兩道題的得數怎樣?”
“它們都表示幾個5相加?”
“第三欄中兩道題的得數呢?為什么這兩道題的得數都是25?”
(2)做第2題。讓學生把得數填在自己的書上,然后再集體訂正。
(3)做第3題。背 5的乘法口訣。先集體背兩遍,再指定學生背。當有的學生背某一句口訣有困難或者有錯時,可以用前一句口訣引導。比如,如果學生想不起四五是多少,可以讓他想三五是多少,然后再加1個5。
五、布置作業:隨堂練習;背誦5的乘法口訣
2,3,4的乘法口決
教學目標
(一)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含義,了解乘法口訣的結構。
(二)初步熟記2,3,4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計算有關的乘法。
(三)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法口訣的含義,熟記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計算有關乘法。難點:乘法口訣的結構,相鄰口訣之間的聯系。
教具和學具
教具:29根同樣長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張。 學具:16根同樣長的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教師啟發性談話: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乘法,下面有幾道乘法算式,誰能讀一讀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
2×3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 相加;
3×4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4×5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6×7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你們已經知道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數。現在教師和你們比賽,看誰算得快。
你們想知道教師為什么算那么快嗎?因為我是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乘法口訣是我國的一大發明,中國小朋友比外國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為中國小朋友會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4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演示
提問:(1)每組有幾根小棒,有幾組?
(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計算?(學生說出:2+2=4,2×2=4,教師板書)
(3) 誰能說一說2×2=4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2個2是4)
教師敘述:我們編成口訣是二二得四,教師板書。表示2個2得4。乘法口訣中的第一個二表示乘數的2,第二個二表示被乘數的2。口訣的后半部分是積。
(4)我們知道2個2得4,請觀察小棒圖說一說1個2得幾,乘法算式怎樣列?怎樣編成乘法口訣。(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逐一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