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秒》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單元教學目標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關系,能夠準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能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本單元包括三節內容:第一節“我們贏了”,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第二節“一分能干什么”,體驗時間的長短,知道1分=60秒;第三節“作息時間表”,體會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別注重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和活動來認識時間,體驗時間。如,結合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認讀鐘面上那一難忘的北京申奧成功的歷史時刻,引入對時間的進一步認識;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學生體驗時間的長短,而且能體驗一分能讀能寫許多字,能做不少事情,體會時間的價值,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使學生懂得去珍惜時間;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感受時間的意義與價值。時間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學時,教師要了解學生對鐘表、時間已經知道了什么,從學生已有的時間經驗出發進行教學;其次,一定要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來認識與體驗時間。
我們贏了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是在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進行教學。
“我們贏了”是結合“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情境,讓我們記住這一歷史時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時08分。用記載著這一歷史時刻的鐘面,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鐘面的認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抓住機會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目標
1.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體驗1分的長短。
2.知道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3.培養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首先通過具體活動,如數心跳、寫字、拍皮球等,來感受1分的長短;再聽一聽秒針走動的嘀嗒聲,感受1秒的時間長短,引出比1分還短的時間單位 “秒”,觀察鐘面了解1分=60秒;最后通過實踐活動獲得估計時間長短的經驗,培養時間觀念。進行“數心跳”的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數脈搏的方法。
作息時間表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時間觀念與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結合生活情境,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會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首先通過圖畫中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再說一說作息時間表中一些活動所用的時間,從而體會和建立一些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提問題的意識。并且進一步聯系生活實際,培養遵守作息時間的良好習慣。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難度控制在分針指的時間是5分的倍數,如,10:05到10:40經過了幾分?9:00到9:30經過了幾分?不要求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