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我長高了(精選7篇)

我長高了

發布時間:2022-12-05

我長高了(精選7篇)

我長高了 篇1

  教學內容:P3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我長高了 篇2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38—39頁

  教學目的:1、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厘米、米的認識;

  2、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滲透簡單的統計思想。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滲透簡單的統計思想。

  教學準備:身高測量器一臺,身高尺5個,卷尺若干,CAI課件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比劃出1厘米大約有多長?1米大約有多長呢?

  猜一猜講桌大約有多長?窗戶的寬大約是多少?

  二、活動

  1、驗證猜想,總結方法。

  ①分組測量講桌長,窗戶寬。

  ②匯報測量結果。

  ③師: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學生分析原因。

  ④小結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就是我們測量出的結果。

  2、測量身高,滲透統計思想。

  ① 猜猜同桌的身高。

  ② 他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③ 介紹測量工具。

  ④ 生介紹測量方法并示范。

  ⑤ 分組測量每個同學的身高,記錄數據。

  ⑥ 完成統計表并觀察,從中能了解到什么內容?

  ⑦ 討論:我發現自己長高了。(課題)知道某位同學的身高是多少;哪個高度的人數最多。

  3、自由測量

  ① 啟發:你還想測量什么?

  ② 生自由發言。

  ③ 討論:怎樣測量步長和手臂伸開的長度? 

  ④ 分組自由測量,記錄數據。

  ⑤ 匯報測量結果。

  三、小結

  今天這節課開展了哪些活動?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隨著新數學課程的推行,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數學時的感受和體驗,重視合作交流。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課堂上的活動會增多,學生也會更多地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來進行學習。而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怎樣進行合作式學習。我們的學生不缺乏聰明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但是獨生子女的特殊生長環境,使他們自幼就不善于與同齡人合作。讓學生從小就學會合作,是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方式,乃至適應未來高度合作化社會的重要一步。

  在此,筆者以數學實踐活動課“我學會測量了”中的兩次小組活動為例,談談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的認識和實踐。本課改編自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三冊(人教版試用修訂本)的實踐活動課“我長高了”。

  一、第一次小組活動

  【課堂實錄】第一次小組活動是測量課桌寬度、門窗寬度和黑板長度。學生按每組6~7人,分成8組。3個組測量門的寬度、3個組測量窗戶的寬度,2個組測量黑板的長度,并且記錄測量結果,布置完任務后,學生都十分興奮,個個躍躍欲試,希望馬上開始動手。

  教師提出:請每組同學先討論一下每個人做什么,然后再測量。

  學生嘰嘰喳喳地討論一番后,匯報了計劃。有的組讓每個人都量,于是他們討論了順序,即誰先量,誰后量;有的組指定了兩三個學生,由他們專門負責測量和記錄。

  在隨后的測量活動中,有的組行動有序,速度較快;有的組,幾個學生爭搶著做記錄、做測量,出現了混亂;有的組,個別學生顯得離群;有的組為測量結果不同發生了爭執。

  測量結束后,教師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立刻說了起來,情緒很激動。

  學生首先反映出來的是組織問題,這可從學生的發言中看出。

  【課堂實錄】第一個發言的學生說:“有的同學老是搶,搞得很亂。”學生們紛紛附和。

  教師問:那應該怎么辦呢?

  有的學生說:每個組應該量之前就商量好誰先誰后。

  有的學生說:我覺得大家應該按我們說好的做,不能搶。這樣才能量得快。

  有的學生說:對,越搶越慢,應該排隊,按順序來做。

  還有的學生說:不能插隊(加塞),組長應該管管那些插隊的人。

  通過這些話可以看出,學生們都已經感覺到秩序的重要性和人人遵守秩序的必要性,并且開始自發地尋求管理。這正是開展活動的目的之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不是單靠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就能完成的,而是更多地需要在實際活動中自然地進行,使學生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甚至是碰撞中得到鍛煉。

  學生反映出來的第二個問題是分工問題。

  【課堂實錄】教師主動問一個在活動中顯得離群的學生有什么感受,為什么老站在旁邊不動。

  他說:我想量,可是組長不讓我量。總是讓和量,別人都量不到。

  他的組長解釋道:他量得很慢,所以我就讓量得快的同學量。不然我們組就會很慢。

  教師問其他學生:你們覺得這樣好嗎?

  對于這個問題,學生的分歧很大。

  有的學生說:“應該讓每個人都量,一人量一次。這樣才公平。”這句話在很多學生中激起了共鳴,他們大多是沒有被指定做測量記錄的學生。

  也有的學生支持組長的意見:“要是每個人都量,時間就不夠了。”這個觀點也得到了部分學生的認同,不過人數相對較少。

  還有的學生想了折中的辦法:“沒量到的人可以下課量。”

  學生雖然年幼,但是他們已經開始思考公平和效率的關系。但即使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公平和效率往往也是一對矛盾。在此時,一個理智的教師不應該絕對地支持某一方,而反對另一方。

  【課堂實錄】經過短暫的思考,我對學生說:“我們搞測量不是為了爭速度第一,而是為了讓大家都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本領。所以,只要時間足夠,就應該讓每個人都量。量得慢的同學,大家可以幫助他,使他能快一點。當然,如果實在是沒時間了,那就只好下課再量了。”

  學生反映出來的第三個問題是協調問題。

  【課堂實錄】在這次活動中,對同一個對象的測量,一些學生結果不同。于是教師請學生們說說是怎么協調解決的。學生說他們一開始爭論得很厲害,后來看哪種結果同意的人多,就寫哪種。

  教師認同這種協調方法,同時指出:“由于每個同學的尺子不是完全一樣的,有的尺子每小格長一點,有的尺子每小格短一點;而且有的人拉得緊一些,有的人拉得松一些,所以量出來的結果可能有點不一樣。如果不知道哪種結果更準確,可以在結果前面寫上‘大約’兩個字。”

  綜合學生的發言可看出,測量方面出現的問題較少,學生的感受主要是圍繞著活動的組織和安排說的。這說明剛步入二年級的他們,由于對合作中的組織、分工、協調等問題都很陌生,缺少合作經驗,所以雖然事前有計劃,但是考慮得不全面,在活動中暴露了很多問題。待到回顧時,這些問題自然成了他們討論的中心,引發了他們對其產生原因和解決方法的思考。此時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學習怎樣發揮小組集體的力量,怎樣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二、第二次小組活動

  【課堂實錄】第二次小組活動是測量身高、兩手伸開的長度及腰圍。在此之前,學生從來沒有動手做過這三項測量,因此教學分兩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知道身高、兩手伸開的長度和腰圍的意思,測量的方法以及測量時需要的人數;第二步,學生分組進行測量并填表記錄。活動時仍然是按6~7人一組,分成8組,2組學生測量身高,另3組學生測量腰圍,另3組學生測量兩手伸開的長度。布置任務后,學生分組討論測量時的分工、順序等等。

  這次測量前,學生討論得很認真。雖然這次測量,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但是他們并沒有像上次那樣急于開始。可以看出,他們吸取了教訓,開始重視分工、排序等組織工作了。

  【課堂實錄】討論后各組匯報了自己的計劃。這次的計劃比上次周密完整。有一個量身高的組,讓學生按座位順序排隊,第一個學生給第二個學生量并記錄,第二個學生給第三個學生量并記錄……最后一個學生給第一個學生量并記錄;另一個量身高的組,由一個人拉動身高測量儀上的橫桿,一個人讀數,一個人記錄,其他人按順序排隊受測,受測完了在旁邊觀看、幫忙或者回座位休息。量腰圍的組和量兩手伸開長度的組,分工情況比較多樣。有的組分成了更小的組,每2人一組,互相測量,各自記錄;有的組,由一個人專門量,一個人專門記,其他人受測完了,可以互相自由結合再量一次;有的組讓每個同學輪流做測量和記錄。

  匯報后學生開始活動。

  教師觀察發現,基本上各組都按計劃進行活動,效率有所提高,組織比較周密,分工比較合理,幾乎沒有無所事事的離群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有的組甚至稱得上是井井有條,忙而不亂。和第一次測量活動相比,進步很明顯。

  【課堂實錄】在回顧時,學生們大多認為這次活動比上次好,沒有人插隊,爭吵少了,也沒有人抱怨分工不公。此外,還有一些學生,談論了他們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一個學生說:量兩手伸開的長度時,皮尺零刻度那邊容易掉下來,我就請那邊的人捏緊一點,這樣就行了。

  一個學生說:一個人量腰圍不好量,我就叫被量的同學自己把皮尺頭按住,這樣就好量了。

  還有個學生說:×同學辮子太高了,橫桿壓不到頭頂。應該把辮子弄低一點,不然量不準。

  我們將前后兩次活動進行比較,不難看出,當學生的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增強了,活動就會變得有效起來。學生不再被混亂、沖突的人際關系所干擾,注意力集中到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這個主題上,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能在合作中被有效解決。正因為如此,所以在第一次小組活動后學生們埋怨秩序,抱怨分工,而在第二次小組活動后,不但沒有了這些不滿,反而能夠提出“辮子太高影響身高測量”的發現。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協調、活潑的合作關系總是能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學習熱情,刺激靈感的火花,使每個人發揮出更多的聰明才智。正如人們常說的1+1>2,一個和諧、生動的集體,它的力量遠遠大于所有單個成員的力量之和。

  因此,我們的學生應該從小學會在集體中工作、學習,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長,防止自我封閉。要知道,未來的社會是一個高度合作化的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分工的高度精細,使得不論是個人、地區,還是國家,都只有與外界進行合作,才能得到發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合作,才能進步,這是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教師應該把合作式學習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考慮,為學生的長遠發展著想,避免教育中的短視行為,減少閉門造車式的盲目操作。

我長高了 篇3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利用統計表發展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3、鞏固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能力點:1、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德育點: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測量的興趣,同時在測量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長繩、皮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今天就要在這個教室里舉行一次測量大比拼,決出一個冠軍小組。

  測量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分別量出1米、2米長的繩子。

  比一比哪一小組量的又快又準。

  學生動手操作。選出量得最快的小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長的繩子,對于不同的方法給予肯定。

  師:測量時我們要選擇既簡單又方便的方法。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2、量出課桌的長、寬、高。小組分工合作。

  3、分組測量身高、頭圍、臂長,并填表。

  與6~8歲兒童生長發育對照表進行對照。

  男生女生

  頭圍(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運用:

  1、大家還想測什么?自由測量。

  2、指導學生測量步長。

  3、從你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如果沒有工具又怎么測量?

  課后完成測量任務。

  課后小結:

我長高了 篇4

  課題: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36-37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通過測量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和合作能力。

  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正確測量實物

  難點:測量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預計學生活動 課堂摘記

  1、 引導測量,2、 激發興趣

  十一長假小朋友們都做了些什么?玩得很開心吧。這節課我們就在課堂上玩,看誰玩得最好,又能學到本領。

  我們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經常聽小朋友說,咱們是大哥哥大姐姐了,為什么這么說啊。

  我長大,我長高了,是吧!

  這節課我們就來給自己做一次小小的體檢。同學們做過體檢嗎?都有哪些項目?由于我們設備不是很齊,這節課咱們只能完成一些有關測量的體檢。老師宣布體檢站正式成立,首先我們得聘請一批的小醫生。

  測量繩子。

  測量出一米并做上記號,2米,3米……

  恭喜你們,你們都被錄取了。那今天這節課我們都要測量哪些項目呢?請小朋友打開信封看一看。

  誰給大家說一說?

  那么怎樣測量呢?

  我們就以身高為例子,回憶以下,醫生是怎么給你測身高的?那么今天我們有哪些工具?我們可以怎樣測量?要注意些什么?

  請小組討論,并組織匯報。必要時請學生上臺演示。一會我們測量盡量使小組的每個同學都能測量一次,你有什么好辦法?小組開始測量身高并做好記錄。

  請小組同學選擇你們感興趣的項目并進行討論,怎樣測量?由組長進行記錄,并派一名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試說!

  小組同學對體檢表中各項進行測量。

  3、 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測量。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用我們手上的工具還可以測量什么?你想去測量什么?

  小組同學合作測量,并做好記錄,你們是怎樣測量的。

  4、 拓展延伸

  同學們,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大家,從你們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呢?

  我們自己身上有沒有測量工具?

  你打算怎樣測量?

  5、 作業:

  測量你感興趣的物體長度并做好記錄。

  6、 課后反思

我長高了 篇5

  活動目標:1、嘗試運用身高尺測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確的測量身高的方法2、通過交流討論,體會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動準備:物質準備:身高尺、紙、筆、繩子、皮尺前期經驗準備:了解小班時候的身高活動過程:一、比較1、小班時候你有多高?2、誰最高,誰最矮(個子小)小結:每個小朋友小班的時候是小個子,現在每個人都長大了,長高了。二、討論、測量1、你現在有多高?2、怎樣可以知道我們的身高?3、說說哪些工具可以用來測量?怎樣測量?4、幼兒嘗試測量5、老師也幫你們測量一下,比比和你們自己測量的一樣嗎?6、為什么不同?(交流討論正確的測量方法)小結:用身高尺量身高比較方便。測量的時候人要站直、尺要放平、脫鞋,測量結果會比較正確。三、感知正確的生活方式幼兒說說怎樣長得高長得快小結:影響身高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遺傳是指孩子繼承了爸爸媽媽的一些基本特征的現象)。但是增加營養、多運動、保證睡眠可以幫助我們快快長高長大。

我長高了 篇6

  上海市嘉定區黃渡幼兒園   錢蓉蓉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了解自己身高的變化。

  2、能用響亮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長高的快樂。   活動準備:

  搜集幼兒出生時的身高、記錄幼兒現在身高的小卡片、各種用品(a3大小的紙、較大型的積木、樹枝、小棒、牙膏盒、瓶子、繩子……)皮尺、調查表(師生共同完成)、墻面上用顏色較深的繩子拉出一條離地面50厘米的長線條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自己現在的身高和出生時的身高。

  1、師:前段時間我們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誰愿意來說一說自己有多高?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身高。

  3、師:你們都想來介紹,那可以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身高,然后把記錄身高的小卡片貼在自己的名字旁邊。

  4、師幼一起觀看身高記錄表。

  5、找一找班級里誰最高?你是怎么知道的?(提升一些比較高矮及高矮排序的方法)

  6、師:這是你們現在的身高,可是你們知道自己剛出生時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嗎?   二、比一比:分別選擇幼兒熟悉的物品、自己和出生時的高度相比,體驗自己在長高。

  1、(出示皮尺)展示幼兒出生時的高度。

  2、請幼兒選一樣物品,和50cm比一比,是高還是矮?

  3、交流幼兒比較的結果。

  4、幼兒和出生時高度進行比較。

  5、交流結果。

  (1)你是怎么比的?

  (2)50cm到你身體哪里? 6、小結:多吃飯、喝水,還要有充足的睡眠,多做運動,都能讓我們長高。   三、想一想

  1、你們還想長高嗎?想長得像誰一樣高?長那么高有什么用?

  2、小結:只要我們注意營養,多運動,我們每個幼兒都可能長得比我們的爸爸媽媽還要高。我們長高了,我們也長大了,多好啊!

我長高了 篇7

  教學目標:

  會選取適當的長度測量工具,進行相應長度的測量。

  在測量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快樂。

  培養學生用數學作數學的意識

  重點:數據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小朋友,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一年多了,在這期間,我們不但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本領,我們的身體也在快快的生長著,長高了多少呢?量量就知道了。

  二、活動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輪流測量記錄,讓每個學生都有測量的機會,測量的項目有:身高、步長、臂長、黑板長、桌子高和寬度。

  數據 1 2 3 4

  身高

  步長

  臂長

  桌高

  其他

  活動開始,教師巡回指導

  小組匯報

  討論交流:看了統計表你了解了什么?指名說說

  課堂小結:你學到了什么?學的怎么樣?

  布置作業:隨堂練習

我長高了(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課題: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36-37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教學目標:知識點: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利用統計表發展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 幼兒園墻面布置圖片:我長高了

    幼兒園墻面布置圖片:我長高了...

  • 中班健康教案:我長高了

    上海市嘉定區黃渡幼兒園 錢蓉蓉 活動目標:1、通過比較,了解自己身高的變化。2、能用響亮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長高的快樂。 活動準備:搜集幼兒出生時的身高、記錄幼兒現在身高的小卡片、各種用品(a3大小的紙、較大型的積木、樹枝...

  • 數學教案-我 長 高 了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38—39頁教學目的:1、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厘米、米的認識; 2、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

  • 第三冊我 長 高 了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38—39頁教學目的:1、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厘米、米的認識; 2、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

  • 中班數學:我長高了

    活動目標:1、嘗試運用身高尺測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確的測量身高的方法2、通過交流討論,體會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動準備:物質準備:身高尺、紙、筆、繩子、皮尺前期經驗準備:了解小班時候的身高活動過程:一、比較1、小班時候你有多高?2、...

  • 大班科學《長高了,長胖了》

    一、教材分析: 這個活動選自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我長大了》,從前面的活動中孩子們基本上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升入大班以后身體上、行為習慣上的發展。...

  • 二年級《畫風》(通用15篇)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猜謎激趣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板書:風)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一下子就把這個謎底揭開了,那誰能背背和風有關的詩句?說說和風有關的詞語? 師:這節課,老師就同學們來學習和風有...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我趁老师喝醉脱她胸罩小说 | 狠狠躁日日躁狂躁夜夜躁av | 91热精品视频 | 少妇一级淫片免费放香蕉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怡红院欧美 | 热久久国产视频 | 免费网站啪啪 | 3bmm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 国产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 | 国产尤物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91 | 国产福利第一区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丝袜办公室秘书啪啪到哭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天天操夜操 | 国内露脸8mav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动漫小说 | 嗯好大好爽高潮了av大片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国产免费av国片精品草莓男男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蜜桃 | 12孩岁女A处破娇小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 伊伊综合在线视频无码 | 无码欧美多人性站交大战 | 欧美三级欧美成人高清www | 麻豆啪啪|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91在线 | 国产一级片毛片 |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 久久久av中文字幕 | 日韩天堂在线 | av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 | 中文字幕伊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在线 | 99riav国产在线观看 | 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 |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