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我長高了(精選2篇)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篇1
課題: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36-37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通過測量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和合作能力。
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正確測量實物
難點:測量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預計學生活動 課堂摘記
1、 引導測量,2、 激發興趣
十一長假小朋友們都做了些什么?玩得很開心吧。這節課我們就在課堂上玩,看誰玩得最好,又能學到本領。
我們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經常聽小朋友說,咱們是大哥哥大姐姐了,為什么這么說啊。
我長大,我長高了,是吧!
這節課我們就來給自己做一次小小的體檢。同學們做過體檢嗎?都有哪些項目?由于我們設備不是很齊,這節課咱們只能完成一些有關測量的體檢。老師宣布體檢站正式成立,首先我們得聘請一批的小醫生。
測量繩子。
測量出一米并做上記號,2米,3米……
恭喜你們,你們都被錄取了。那今天這節課我們都要測量哪些項目呢?請小朋友打開信封看一看。
誰給大家說一說?
那么怎樣測量呢?
我們就以身高為例子,回憶以下,醫生是怎么給你測身高的?那么今天我們有哪些工具?我們可以怎樣測量?要注意些什么?
請小組討論,并組織匯報。必要時請學生上臺演示。一會我們測量盡量使小組的每個同學都能測量一次,你有什么好辦法?小組開始測量身高并做好記錄。
請小組同學選擇你們感興趣的項目并進行討論,怎樣測量?由組長進行記錄,并派一名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試說!
小組同學對體檢表中各項進行測量。
3、 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測量。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用我們手上的工具還可以測量什么?你想去測量什么?
小組同學合作測量,并做好記錄,你們是怎樣測量的。
4、 拓展延伸
同學們,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大家,從你們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呢?
我們自己身上有沒有測量工具?
你打算怎樣測量?
5、 作業:
測量你感興趣的物體長度并做好記錄。
6、 課后反思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篇2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利用統計表發展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3、鞏固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能力點:1、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德育點: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測量的興趣,同時在測量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長繩、皮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今天就要在這個教室里舉行一次測量大比拼,決出一個冠軍小組。
測量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分別量出1米、2米長的繩子。
比一比哪一小組量的又快又準。
學生動手操作。選出量得最快的小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長的繩子,對于不同的方法給予肯定。
師:測量時我們要選擇既簡單又方便的方法。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2、量出課桌的長、寬、高。小組分工合作。
3、分組測量身高、頭圍、臂長,并填表。
與6~8歲兒童生長發育對照表進行對照。
男生女生
頭圍(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運用:
1、大家還想測什么?自由測量。
2、指導學生測量步長。
3、從你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如果沒有工具又怎么測量?
課后完成測量任務。
課后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