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實踐活動教案(通用3篇)
體育教育實踐活動教案 篇1
1.隊列:立正和稍息
2.游戲:反口令重點立正、稍息的動作要領難點持續站15分鐘的“軍姿”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立正、稍息動作方法及要領。
2、鍛煉集中注意力,激發對體育課的興趣。
3、提高學生的嚴謹的紀律性,培養磨練人的意志品質。
器材程序內容學與教組織時間一
1.重新整隊方法:先全班分男女生各成一列,由高至低,1—3報數,然后分成三列橫隊。
教師組織整隊,學生實施。
要求:
動作迅速,服從安排。
先一列后三列
1.隊列練習:
立正和稍息動作要領:當聽到“立正”的口令,兩腳跟靠攏并齊,兩腳尖向外分開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微向后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于食指第二節,中指貼于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聽到“稍息”的口令,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腳。
2.教師邊講,學生邊做。
3.巡視糾正動作。
腿是否站直,兩肩是否后張。
4.學生自練習。
5.聽口令,統一練習。
6.小結。
要求:
1、認真聽看,用心體會。
2、講解到位,示范準確。
3、積極練習,展示自我。
三、列橫隊
程序內容學與教組織時間三
1.站軍姿練習。
方法:全班同學站標準的立正動作,持續15分鐘時間。
要求:做到紋絲不動。
2.反口令練習。
方法:教師下立正口令,學生做稍息動作,下稍息口令,做立正動作。
說明:動作出錯罰做深蹲兩次。
3.反口令男女生PK。
方法:男女生大比賽,看那方笑到最后。
1.教師講站軍姿方法及要求。
2.巡視觀察。
3.點評。
4.講解反口令方法及要求。
5.教師下口令,學生練習。
要求:
根據動作要領做,做到紋絲不動。
反口令練習時,注意力高度集中。
三列橫隊
四.集合隊伍。
1.小結點評。
2.師生再見。
3.隊伍。
4.回顧本課,小結。
三列橫隊
課堂記錄班級春2班春3班春4班春5班春6班春7班春8班春1班完成情況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較好;因時間不足,PK沒做
教學札記
1.多數學生的立正、稍息動作忘卻所剩無幾,那安排此內容的復習是恰當的。
2.安排“站軍姿”的內容,對于當前的學生是非常的有必要,學生或多或少地體驗到意志的考驗,感受的成功的不平凡,需要付出才會有收獲。而且,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形體還是有幫助的。建議,一段時間后,可以再安排這樣的練習。
3.在站軍姿練習中,有極少數學生還有小動作,但絕大多數學生,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說明學生的潛能、意志還是可調動的,可以挖掘的。只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適宜,這才是最重要的。也驗證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道理。
4.下階段將在每節課的開始部分繼續安排相關的隊列隊形基本動作復習,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為今后的體育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體育教育實踐活動教案 篇2
1、體育課常規教育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體育課常規教育
教學目標:
1、了解新學期學校所開展的各項體育活動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遵守課堂常規的習慣。
2、知道體育活動課的課堂常規。
教學重點:清楚學校本學期將開展的體育活動。
教學難點:知道體育活動課的課堂常規。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宣布本節課教學內容。
二、課堂常規:
1.一個制度:值日生制度。上體育課每個小組輪流值日一周,課后整理回收器材。
2.三個必須:
①上課必須穿校服或便于運動的服裝(包括運動鞋)。
②因病、事不能上課時,必須本人事先向教師請假,來不及時必須補假。
③課上必須按照教師安排的內容練習,服從教師指導。五個不許:
①不許遲到、早退或無故曠課;
②不許戴帽子、圍巾和攜帶尖利物品或其他妨礙活動的物品上課。
③不許隨意移動已經布置好的體育器材。
④未經教師同意不得隨意離開教學區域活動場地。
⑤要認真練習,不許打鬧說笑,杜絕傷害事故發生。
三、本學期學校所開展的活動及要求學生注意的事項:
1、全校廣播操比賽。
2、春季運動會。
3、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
四、教學小結:
好的體育課需要大家和老師的默契配合,體育運動要取得好成績需要大家努力,積極參與,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希望我們在這個學期合作愉快。
教學反思:
2、體育鍛煉與健康成長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體育鍛煉與健康成長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經常參加優育鍛煉對健康成長的作用和好處,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認識體育鍛煉如何促進身體機能和內臟器官的發育生長。
教學難點:認識體育鍛煉如何促進身體機能和內臟器官的發育生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宣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體育鍛煉與健康成長
2、體育鍛煉與健康成長
(1)能有效地促進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體機能的發展。我們看到有些人長得很勻稱、結實、給人以健美的感覺,這些人的學習、勞動效率也比較高;但有些人則是另一種情況,他們有和長得矮小,瘦弱或肥胖,甚至有個別人還有某種疾病,他們學習、勞動效率也不高,這是什么原因呢?一個人從嬰兒到長大成人,身高要增加好幾倍,就是因為骨骼長長了。骨骼所以能成長,是因為骨骼的兩端都有一種能使骨骼生長的東西——骨骺,骨骺有斷由軟變硬,又生出新的軟的組織,骨骼就這樣有斷加長,個子也因些而長高。通過體育鍛煉,能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對骨骼的血液供應,使骨骼生長獲充分的營養,加快造骨速度。同時,體育鍛煉時,骨干受到壓力和拉力也有利于骨骼的生長。據調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同學,要比一般同學高4厘米——8厘米。所以,少年兒童在骨骼未停止生長之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有利于生長發育。一個人的體格是有是健壯有力,除要求體形勻稱,骨骼粗壯、結實外,還要肌肉發達。經常堅持體育有鍛煉,肌纖維有斷伸縮,促使肌肉血液大量增加,營養物質就從血液中得到補充,肌束變粗,肌肉塊增大,肌肉力量增加,體格顯得結實、有力、健康。至于那些身體過于瘦弱或肥胖的人,只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也可以變弱為強,變肥胖為結實。(然后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對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談一談感想及今后的打算。)
(2)體育鍛煉,可以使內臟器官的機能得到增強。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經常參加鍛煉,有公從形態上看健壯,而且內臟器官也委健康。比如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得到很大改善。
教師小結:心臟與它相連接的大血管組成了一個密閉的管道網,叫做血液循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心臟是一個動力器官,客觀存在有很強的收縮和舒張能力,正是它的收縮和舒張力量,推動血液周流全身,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體育鍛煉對于少年兒童心臟的發育和身體健康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事以使心肌發達,心搏有力。體育鍛煉可以使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流入心臟的血液比安靜時增加5倍多,可以使心肌纖維獲得更多和養料和氧氣,使心壁厚實,體積增大,重量增加。所以,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同學,運動耐力的學習效率比一般同學好,體育鍛煉還可以使心動徐緩,工作持久,這樣,心臟就可以獲得較多人休息,心臟也就有較大的工作潛能,有利于持久地學習和工作。由此看來,經常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使心
臟逐漸強壯起來,身體也會健康起來。大家都知道,人在生活中,一時一刻也離有開呼吸,人體吸入空氣(空氣中有人體需要的氧氣),然后呼出二氧化碳,這就是呼吸活動。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臟,它是由許多肺泡囊與肺泡管連接在一起組成的。人體是靠大腦呼吸中向外移動,同時,膈肌也收縮,使胸廓擴大,肺也隨著擴張,空氣便進入肺臟;呼氣時,肋間肌和膈肌放松,使胸廓縮小,空氣從肺臟呼出,這種不停的呼吸過程,就是氣體的交換過程。體育鍛煉,可以增大肺活量。肺活量是盡最大力吸氣后再呼出的最大空氣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少年運動員肺活量為3400毫升,而一般少年只有2800毫升。再者,可以使呼吸深而緩慢,經常鍛煉的少年運動員每次呼吸的空氣為450毫升,每分鐘呼吸為16次左右,一般的少年兒童每次呼吸空氣為350毫升,每分鐘為19次左右。(這時,教師可讓同學們回憶身體檢查時,自己肺活量是多少,測一測自己一分鐘呼吸的次數,比一比,看一看和體育鍛煉有什么關系。)
三、學生交流體育鍛煉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四、教學小結
體育鍛煉與身體健康有很大關系,對身體健康好處多多。一句話,就是能夠有效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少年兒童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時期,為了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發展,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為了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使命,讓我們積極鍛煉身體吧!
體育教育實踐活動教案 篇3
學習階段:水平三
學習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掌握韻律舞蹈的基本動作。
提高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學習內容:集體舞:我把祖愛在心上
學習步驟:
一、游戲活動,激發興趣
教師活動:
1、師生問好。
2、宣布本課學習內容。
3、組織學生看光碟練習手指操活躍情緒。
學生活動:
1、師生問好。
2、了解本課學習內容:集體舞
3、跟光碟聽音樂進行手指操練習。
組織:六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模仿練習、學習動作
教師活動:
1、播放光碟,讓學生了解整個動作過程。
2、組織學生分組,找到合作伙伴。
3、組織學生模仿練習,體驗基本動作。
4、組織學生分組表演,熟練動作,體驗音樂的節奏。
學生活動:
1、認真觀看光碟,了解全套動作。
2、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并了解合作要求。
3、聽音樂,跟光碟進行模仿練習,體驗各個動作,熟悉整套動作的過程。
4、分小組練習后再進行分組模仿表演。
組織:兩人一組
場地器材:教室、光碟等電教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