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鞏固本單元學習的生字、新詞2、復習、鞏固本單元學過的詞語及過去學過的詞語。3、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4、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同學們,你能給這些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本單元學過的字和詞嗎?
風-楓-楓橋 辦--蘇—姑蘇 衰—蓑—蓑衣 立—笠—斗笠
兔—冤-冤枉 東-棟—棟梁
二、讀詞語,找特點,寫詞語。
“特點”指的是在一個詞語中包含著“人(他人)”和“己
1 、 要寫約定俗成的短語或者成語,不要隨意編造。
舍己救人、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全班交流語言積累。
三、讀讀,說說諺語的意思
“說說諺語的意思”主要是說它的比喻義或引申義,有的諺語也是成語典故,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意是:不進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風險就不能取得成功。語出《后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本意是:道(正氣)高一尺,魔(邪氣)就高一丈。原指正氣難以修得,邪氣很容易就勝過正氣。后來多用來比喻雙方的勢力、能量、手段一方比一方更強。也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3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意思是:明明知道前面有艱難險阻,卻堅定不移地前進,決心戰勝艱難險阻。比喻知難而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4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意思是:想要別人不知道(你做的事多指壞事),只有你不去做。或者說,你做了事情就別想不讓人家知道。多用來勸誡那些想做壞事而又心存僥幸不讓別人知道的人。
5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意是:好的藥雖然很苦卻有利于治病,中肯的話雖然難吠卻對做事有幫助。這句話是希望人們能夠聽進別人尖銳的批評。原為‘‘恿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出自我國古代童蒙教材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1、讀讀短文說說丑姑是個怎樣的人?相貌丑,心靈巧,機智勇敢。——這是
個從具體到抽象的訓練過程。
2、你是從哪些事情看出來的?具體事例。——這是從抽象概括又回到具體的過程。
《丑姑》這個故事很有趣,她的智慧和勇氣對于學生的心智,對于學生
評價人物的“眼光”都會有所啟迪。
3、給這篇故事換一個更恰當的題目。“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說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丑姑貌丑而心靈,機智勇敢。她兩次解答了老公公故意設計的難題,
幫助公公回敬了皇帝的“故意為難”,使皇帝感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課后小結:利用表格幫助學生歸納整理了寫人記事文章的理解方法,學生再進行閱讀理解時有了比較清晰的思路。
練習
檢查背誦和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