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意義》教案(精選2篇)
《乘法的意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并能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并能運用它進行驗算.
3.借助視察、比較、綜合、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及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運用乘法的意義及其運算定律——交換律.
教學難點:
乘法交換律的應用.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14×350×302×5015×415+15+15+15
4+4+4+430×1260×404×259+9+9+9+9
2.導入:剛才的口算題同學們算得很對,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即算得對又算得快呢?好!為了實現你們的愿望,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乘法的有關知識.乘法的意義和乘法的交換律.(板書課題)
二、探求新知
1.教學乘法意義:
(1)出示例1,指名讀題.演示課件“乘法的意義”出示例1下載
引導學生分析:橫著看或豎著看,每排放幾個,一共有幾排?
教師提問:如果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用加法怎樣解答?
用加法計算:5+5+5+5+5+5=30(個)
或6+6+6+6+6=30(個)(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如果要求盤里一共有多少個雞蛋用乘法該怎樣解答呢?
用乘法計算:5×6=30(個)或6×5=30(個)(教師板書)
(2)對比例1中的兩種方法,哪種方法簡便?
引導學生說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用加法計算,也可用乘法計算,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師提問:從上面的算式關系,誰能說一說乘法是什么樣的運算?
教師補充說明: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演示課件“乘法的意義”下載
相乘的兩個數叫做因數,乘得的數叫積.
(3)教學1和0的乘法特點:
想一想:過去學過的乘法算式中,有沒有不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
啟發學生舉例:3×1=31×1=13×0=00×0=0(教師板書)
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都和哪幾個數有關系?
教師歸納:一個數和1相乘,仍得原數.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4)反饋練習:(投影出示)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為什么?
120+120+120+12080+90+7015+15+15+20
②判斷:
求幾個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叫乘法.
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運算叫乘法.
2.教學乘法交換律:
(1)出示例2演示課件“乘法交換律”出示例2
觀察下面每組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
12×5○5×12400×20○20×400
引導學生分組計算,使學生明確:左邊兩個數的乘積和右邊兩個數的乘積相等.
學生討論:是不是所有像這樣的式子都具有這些特點呢?
引導學生互相討論,自己舉例說明,教師巡視.
啟發學生得出結論: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
教師指出:這叫做乘法的交換律.
反饋練習:
①下列各式運用了乘法的交換律,對嗎?為什么?
11×9=9×10012×18=2×18a+b=b+a
②課本第60頁“做一做”第1題.
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12×32=32×□39×41=□×□
(2)教師提問:
加法交換律可用字母表示出來,如果用a和b表示兩個因數,那么乘法的交換律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a×b=b×a)(教師板書)
教師指出:這里a、b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數.
教師提問:以前學習哪些知識時用了乘法交換律.(筆算乘法驗算時用到了乘法交換律.)
(3)練習:課本第60頁的“做一做”第2題.
計算下面各題,用交換因數的位置的方法進行驗算.
32×25105×424
三、鞏固發展
四、課堂小結
教師帶領學生回憶本節課學習了什么?應注意什么問題?(1和0的乘法特點)
五、布置作業
教材62頁1、2題
1題、應用乘法意義說明下面各題為什么要用乘法計算?
(1)一幢宿舍樓有6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住15戶.一共可以住多少戶?
(2)一頭牛重500千克,一頭大象的重量是這頭牛的10倍.這頭大象有多重?
2題、根據運算性質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適當的數.
15×16=16×□25×7×4=□×□×7
(60×25)×□=60×(□×8)(125×□)×□=125×(9×14)
《乘法的意義》教案 篇2
一、 基本練習,復習乘法的意義
師在黑板畫示意圖,學生在草稿本上寫算式。
① 每行4個圓,畫2行;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重點問:2×4,4是這里的加數,那2哪里來?
生:2是數出來的。
師:請你上來,指著加法數一數吧。
② 每行4個圓,畫3行;
③ 每行4個圓,畫4行。
師:這幅圖,怎么只寫一道乘法算式?
生皓:不管橫著看,還是豎著看,都是4個4,是一樣的。老師,我還發現,這是一個正方形。如果像上面的長方形,那橫著看,豎著看就不一樣。
二、 比較乘法和加法,深入理解乘法的意義
師:有位二年級的小朋友,他認為4+4=4×4,你同意嗎?
先同桌交流,再請一組開火車回答。
學生有兩種理由:一種從意義出發,一個表示2個4,一個表示4個4,所以不相等;一種從結果聊出發,4+4=8,4×4=16,所以不一樣。
練習:比大小
4+4( )4×4
師:積大,還是和大?說理由?
7+7( )7×7
2+2( )2×2
生濤:乘法大。
生:一樣大。
師:我同意他的。前面都是乘法大,這當然也是乘法大。
生:都表示2個2,所以一樣大。
師:你堅持自己的想法嗎?
生濤:不,它們一樣大。
1+1( )1×1
生翔:一樣大。
生:加法的結果大。
師:我也同意你的。前面2+2( )2×2都一樣大,這里也一樣大,對吧?
生翔:對,我是這么想的。
生:1+1是兩個1,1×1是1個1,當然兩個1大。
(反思:總有部分學生永遠被形式迷惑,比如上面的兩個孩子,前面是乘法大,后面想當然也是乘法大。他們總會急著下結論,然后直接用自己下的結論去判斷,不愿意再動腦去思考。這部分的學生,平時動作快,反應快,給人感覺很機靈,但一遇到難題,就容易出錯。我猜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愿意去思考,而是憑經驗下結論。)
三、 課堂練習,鞏固乘法的意義
剩下的20分鐘,做《課堂作業本》,教師趁機給后進生輔導,然后集中較對易錯題。
整課反思:這節練習課,雖然簡單,但效果不錯。學生參與度也高,因為整節課是板演,更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本人越來越覺得,課件有致命的缺點,就是學生看得不清楚,再加上如果學生一天到晚盯著屏幕看,眼睛也受不也,還是看黑板清楚、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