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課標本)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生字能進行一字組多詞的練習
店:商店、店長、店鋪、店規、飯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掛圖。
2.北京美景錄像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生字表和詞語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課文的生字及詞語。
2.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讓學生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
1.小聲讀課文。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
邊讀邊想,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說一說你知道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什么?
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課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寫過春節的時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能通過櫥窗看見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講述了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看見雪的情景,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紹了老師和同學們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寫孩子們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說明北京的雪景已經深深的把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3.自己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繪了哪幅圖的內容。
1)學生自己圖文對照。
2)指名讀一讀,說一說。
第一幅圖描寫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第二幅圖描寫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內容。
三、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這兩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
主要想告訴我們在臺灣省很難見到雪。
2)齊讀這一自然段。
你還讀懂了什么?(在商店櫥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觀察彩圖,體會書中的描寫。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過春節”這個時候,說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這兩個自然段為中國臺灣孩子們渴望見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筆。
4)練習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