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第三冊識字1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熟讀、辨認詞語,培養學生學會一字多組的方法。
3.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難點、關鍵
1.識記12個成語,大致理解詞意。
2.引導學生借助畫面與現實生活的聯想來理解詞意。
3.“疊、翠、染、爽”等的字形識記及掌握一字多組的方法。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掌握字音,熟讀成語,以圖文對照方式引導學生大致理解詞意。
2.通過學生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內化信息的能力。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音節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筆,有關秋天的圖畫或影象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呢?(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你們喜歡秋天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景色宜人的金秋時節。
2.板書課題“識字1”及成語“金秋時節”。
二、 初步閱讀,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不認識的字看音節,讀準平翹舌,,前后鼻韻母。
2.教師范讀,要求聽清老師是怎樣讀的。
3.檢查:出示音節卡片,個別讀,小組讀或齊讀,及時糾正讀音錯誤。
三、 圖文結合,理解詞意
1.引導學生看圖,從文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成語。
2.結合圖畫理解:“金秋”指的是像金子一樣燦爛的秋天。(引導觀察圖畫上樹葉的顏色變化)理解“時節”即“季節”。
3.教師出示兩副風景圖:一幅景色秀麗,另一幅狂風暴雨。(教師選取課前收集的圖畫或影象資料)讓學生說說更喜歡哪一張,為什么?從而理解“景色宜人”是景色美得令人舒心、愉悅。
4.出示紅色的楓林畫面,引導學生觀察,并把畫面簡單地說一說:這一棵棵楓樹,一片片樹林都被染上了同一種色彩。(紅色)這就是“層林盡染”。
5.出示一幅長滿黃澄澄果子的果樹林,大致理解“疊翠流金”。
6.運用連線的方法來復習,鞏固這4個成語。
7.教師出示一幅圖,要求:能體現秋高氣爽、山河壯美、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的美景。
(1)引導學生觀察畫面,采用填空的方式“天云大雁”讓學生用簡潔的詞語試著說一說這三種景物分別是怎樣的。從畫面理解“天高云淡、大雁南飛”。
(2)同學們,秋季的天空那么晴朗,氣候呢?(涼爽宜人,令人十分舒暢)。齊讀“秋高氣爽”。
(3)用填空形式,結合畫面引導出山河的壯闊、美麗。注意情境導入,使學生產生為之神往的情緒。
8.教師出示五谷豐收圖,畫面上有稻子、小麥、高粱、大豆各種農作物。引導學生看圖說一句話,結合畫面理解“五谷”泛指農作物,“豐收”即“豐登”。
9.通過農作物、各種植物春天開花、秋天收獲的自然規律,理解“春華秋實”,“華”即“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說“秋收冬藏”。
10.通過學習,各自說說秋天在自己印象中是一個怎樣的季節?
11.用對對子的方式知道背誦,展開評比。
四、教師小結
以圖文對照方式,讓學生指圖說成語。要求:多請幾位同學,全班共同參與。
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成語,通過理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 采用多種方式認讀本課1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認真書寫10個生字。熟讀課后20個詞語。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用對對子的方式復習成語。
2.能讓學生在一幅圖中多說幾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