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教學案例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學文,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上有哪些著名的奇石,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借助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畫、表演等,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理解語言和口語交際能力,審美情趣和合作能力及創造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力求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并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說話。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導出目標
1、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第14課(生接讀:黃山奇石)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們想說些什么?
生:我知道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我知道黃山風景秀麗神奇;我知道黃山的怪石非常有趣;我知道黃山上有仙人指路、猴子觀海等怪石。......
2、師:記性不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您們還想知道有關黃山奇石的什么問題?
生:我很想知道奇石到底有多有趣;我想知道奇石到底有多少;我想知道怪石是怎么來的;我想知道奇石是什么樣子的;......
3、篩選制定學習目標。
師:老師把您們的問題歸納了一下,主要是想了解“奇石是什么樣子的”。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為出發點。)
二、播放課件,整體感知。
(1)師:課前我們一起收集了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的圖片,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看完后請同學們說說你看到了哪些優美的景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為學生服務的,課前就讓學生與教師一起去搜集資料,并整理歸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學習的興趣。)
播放錄像,師講解:瞧,我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黃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這上下翻滾、泛著金光的云海多美麗呀!咦,那是什么?這又像什么?這些似人似物、似禽似獸的怪石多有趣呀。看,拇指石正豎著大拇指夸黃山美景呢!
(2)師:聽著你們的聲聲贊嘆,老師知道您們一定都被黃山美景迷住了。好,請說說你看到的優美景觀。
生:我看到非常美麗的黃山日出;我看到楓葉像火一樣紅,美極了;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怪石,有趣極了......
(利用多媒體音、形并茂的特點,、編輯的黃山美景圖及主要的奇石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配與背景音樂,讓學生不僅感知了奇石的奇與趣,還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過渡:是啊,黃山太美了!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狀的巖石,更是讓我們目不睱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