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識字2教學設計
課前預習
1、拼讀生字。
2、仔細看圖,試讀課文,圈出生字。
3、給生字注拼音。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生字,掌握字音,認清字形。
2、從圖入手,培養學生多想多說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重難點、關鍵
1、熟練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培養學生說話能力。
教學準備音節卡片、收集相關圖畫。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出示彈鋼琴畫面)。瞧!;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誰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在做些什么?
板書:識字2。
二、初讀生字,掌握字音
1、教師出示音節卡片,個別讀、齊讀,師生共同糾正錯誤讀法。
2、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聯系音節,直呼字音。
3、以開火車方式熟讀生字,注意字音、字形相結合。
三、從圖入手,教授新課
1、觀察書本第一幅插圖,想想,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學生先自己試著看圖說,教師引導),象棋用“下”,下象棋。
2、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幅圖,這幅圖較難,應指導學生分成兩人來說,仔細觀察人物的神態、動作、衣著、物體,聯系生活實際。可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3、師生共同評議,得出詞組:唱京戲、拉二胡。還可引導學生想像:能唱的不單是京戲,但二胡只能用“拉”,為什么不用“彈”呢?
4、出示第三幅圖,該圖較簡單,引導學生從小姑娘的動作去思考,認真想想她在干什么?
5、學生觀察么四幅圖,教師可適當講解:航天飛機的模型簡稱為“航模”。有條件的,可拿出航模實物,加深了解。
6、學生在說第五幅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裝多方位思考:電腦不但可以學,還可以“打”“玩”等!要注意引導學生裝發散思維。
7、共同觀察第六幅圖,同桌互相討論。如有學生說出“看天氣、種花草”不能說是錯,應先給予肯定,并激了學生思考 天氣, 花草,還可用什么動作詞語來搭配。
8、教師出示“練書法、畫圖畫、彈鋼琴、養金魚”的畫面,學生小組內展開討論、評議。
9、派小組成員上臺填寫,大家共同指正,教師要注意答案的多樣化,應結合日常生活來評定。
四、師生合作,回顧新課
1、教師從圖入手,主學生指圖說詞,要求熟練、準確。并注意多種答案的合理存在,適機表揚,增強課堂氣氛。
2、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說說我們的校園生活,還有哪些精彩的活動。
作業設計
1、看課文插圖,說詞語,鞏固教學。
2、自己找一些圖畫來說一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也可看看周圍身邊的人,也試著從這樣的詞語說一說。再用紙寫下來,看你有寫幾個?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鞏固12個動賓結構詞組,熟讀11個生字,掌握字音,認清字形。
2、能在田字格里規范是書寫8個生字,并通過已學熟字來記憶字形。
3、培養學生一字多組的能力,結合日常生活多想多說。
重難點、關鍵
1、鞏固12個動賓結構詞組,熟讀11個生字,掌握字音,認清字形。
2、能在田字格里規范是書寫8個生字,并通過已學熟字來記憶字形。
教具準備可拆分的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新詞
出示與新詞有關的圖畫,讓學生通過觀察人物動作,說出動賓結構的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