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功了》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本課一共有14個要求會認的生字,但教師并不是“一刀切”,要求所有學生在這一節課里都必須全部認識,而是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重點指導“揮、呼、傳、淚”等幾個生字的讀音。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然后再把自己的發現分享給大家,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又教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那么,學生對識字就特別感興趣,而不覺是一種負擔,那么我們的識字教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文《我們成功了》文字雖少,但所呈現出來的場面是恢宏的,氣勢是磅礴的。可學生沒有親身經歷,也沒有親眼目睹過,在他們的腦海里只有課文中文字給予的抽象、空洞的印象,至于人們為什么會那么激動,場面為什么會那么熱鬧,他們可能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在開始部分,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知道有關“五環旗”的知識時,教師并沒有讓學生停下來,而是引導學生大膽地說。當一個學生鎖緊眉頭問為什么不早一點在中國舉辦時,教師便趁機把中國申奧的歷史告訴給同學們,他們才慢慢領悟到其中的原因,為下面的朗讀課文奠定基礎。
其次,教師在課前也收集到申奧實況錄象,這為學生感悟文本提供較好的素材,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特別是看了錄象之后,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此時此刻,他們也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份子,與其說是學生在朗讀,倒不如說他們在用心感受。當學生揮舞著紅領巾,傾述著自己內心的感受時,老師知道學生已經與文本形成共鳴了,那么下面的朗讀應該是相得益彰的。
本教案最注重的是課堂教學的扎實、樸實與真實,體現的是一種原生態的課堂教學。我想也許能給廣大的一線教師一點啟發。